http://www.youtube.com/v/HHxul_NKhOo
不会直接发视频,大家麻烦点了看吧
可打印查看
http://www.youtube.com/v/HHxul_NKhOo
不会直接发视频,大家麻烦点了看吧
但是个人觉得影片最后的表述不严格。
不过作为激发大家的兴趣,颇有良宜!
最后等于没解释原因。根据科学家猜想应该是波动的相互干扰引起的多条条纹,而用了观测机却发现电子由如弹子般穿过狭长的空隙,呈现粒子性,只出现2条条纹。矛盾的原因在哪里??因为用了观测机影响粒子的行径。。。晕。这解释搞笑了点。。。
不过动画做的很不错:28:
这个解释还是行得通的啊。我觉得“观测影响系统”这还是没错的,任何测量都“逼迫”系统选择一个可能的值出来。是否在双缝入口处观测电子,的确导致了两种波函数。原则上录像里的话是对的,我就是觉得他们表述地太文学化了一点,容易造成误会。这一句 the electron decided to act differently because they were aware it was being watched 让还不太懂量子力学的人太浮想联翩了。不过毕竟在物理里面watching = measuring,所以这句话也无可厚非。
看了 挺好玩
简单说,电子由如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对的
问题是为什么一旦观察电子通过哪条缝, 干涉条纹就不出现了。
每个电子的概率波同时穿过两个缝,并在缝后面的屏上发生干涉。简单说,是单个电子自己的概率波产生干涉。没有外界的任何干扰情况下,事情状况应该是这样。但是,一旦我们加了观测仪器,具体是什么样的外界因素导致了波函数塌缩?如何具体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动画里根本没提到,所以说他等于没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