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须重良知教育
由
于 14-10-19 14:13 发布 (168 查看)
政府老师家长须改变心态
【记者徐英敏/中坜报导】
十二年国教上路,孩子该怎么学、老师该怎么教,引发各界热烈讨论,加上青少年犯罪事件频传,教育又该如何帮助下一代适应多变的环境、身心健康的成长?在今年928教师节所举办的「良心觉醒国际论坛III」中,曾获95年特殊优良教师、今年甫获颁中坜市优良教师的自强国中徐翠繁老师表示,教改改了入学方式,提出「超额比序」方案,希望能将五育均衡、国际视野带给孩子,但假如政府的教育制度、老师的教学以及家长的态度没改,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运作下,最后也只是呼呼口号,徒具表面形式而已,所以徐翠繁提出以下三点呼吁:
一、呼吁政府要将品德教育纳入课堂时数:因为没有课堂时数,老师不会重视,也没多余的时间做品德教育。她举班上的「恋爱课程」为例,少部分父母因孩子的感情问题,引发生活失序(例如翘家)而求助于她,因怕引发更大的亲子冲突,父母要求在不惊动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为前提下,希望老师引导孩子如何在择友或交往时,懂得保护自己,为此徐老师跑遍各大书局翻找专业书籍,想为全班开个「恋爱课程」,书是找到了,但却找不出课堂时间,仅能利用午休,结果因为孩子想要午睡的人较多,响应有限而难以完整持续地进行。后来是靠她运用智慧改变方式,邀请孩子喝下午茶、吃晚餐,才把孩子的翘家问题解决。
二、呼吁老师要改变:老师是教改的灵魂人物,首先要丢掉「升学主义」的价值观,丢掉以「成绩高低」判定教学成效的观念,丢掉任何「赢家至上」的观念,改以教育孩子拥有「尊重」「合作」「关怀」的人文素养为己任,把教学目标和重心从「提高升学率」,拉到「品德教育」的高度。徐翠繁表示,很感谢、也很高兴洪道子博士在今年元旦开始推动的「良心时代运动」,她邀请学校老师一起带动学生参与良心时代运动,见到良心被启发的孩子许下「我要认真读书」「考试不作弊」「不对父母顶嘴」等等良心话,为了确认孩子是否落实,也请孩子在联络簿写下实际做之后的小故事和心得,发现孩子变得有责任心、同理心、和感恩心,因为有良心,孩子懂得承担自己的责任,了解为自己学习,就不须为孩子课业操烦,因而多出更多时间提升教学质量,产生良性的学习循环。
徐翠繁表示,学习中的孩子难免迷失,老师指正同学,自己也要做好「正向化解问题」的好身教,感慨老师因爱之深、责之切,甚至少部分老师为便宜行事,而体罚或责骂学生,她呼吁老师要遵守无罪推定原则,不要预设立场,要给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机会,最重要是在了解事情原委后,引导孩子如何正向面对问题,而不是只有记过处分。「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学习环境,孩子才会在错误中成长。」
三、呼吁家长改变:从十二年国教一直在变,相信大家也可以感受到家长对教育政策影响颇大,所以家长对学校的办学风格与策略、老师的带班方式、以及孩子的学习,所引动的拉力和影响自然也可想而知,所以品德教育要落实,家长的支持与认同也很重要。
「良心时代运动」发起人、太极门掌门人洪道子博士中提到:「教育是形塑人格、传承文化,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根本大计。面对现今不断出现、造成人心不安的各种社会事件,与其指责当事人或父母或学校,或是官员们互推责任,不如静心思考:我们,为下一代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生命观?教育是进行式的,是终身的,更是「遗传」深远的。」洪博士强调,「知识不等同于智能,有其盲点与局限,源自人类灵魂深处,让我们明辨善恶是非的『良知』,是善教、善学的基石,也是引领全人类自救、救人的心灵导师。」
教育是百年树人大计,影响至深至远,小至个人、大至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每个人都有责任,从自己的良心做起,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欢迎上良心时代运动网站www.aneoc.org 了解「良心时代运动」全球发展状况及「良心觉醒国际论坛」等相关讯息并参与「良心时代运动宣言」全球联署。
图说:自强国中徐翠繁老师表示,老师首先要丢掉「升学主义」的价值观,改以教育孩子拥有「尊重」「合作」「关怀」的人文素养为己任,把教学目标和重心从「提高升学率」,拉到「品德教育」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