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查看 RSS Feed

裴殷裴殷

《微漫注》

为这篇文章评分
《微漫注》
样貌取人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四回(3)

果不其然,这伯钦刚刚走开,这孙悟空刚刚成为他的徒弟,三藏就栽在自己这个样貌取人的毛病上了。过了两界山,又是一只老虎冲上来,张牙舞爪的。各 位,这可 是三藏第三次遇见老虎了,按道理,这次老虎不该出现的,事不过三嘛,再者说了,老是老虎出来,看多了也没了恐怖的心情了,审美疲劳了不是。其实作为一个修 行者,三藏应该害怕的不是老虎的出现,而是老虎为什么再三的出现。三藏想不明白,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想。这乃是他心性不到位,执着表象、为外物所迷的心不 去,迟迟不肯去,所以一再招致猛虎。猛虎是被他的这迷惑之心给勾引过来的。
但是这次不同,有了能悟空的、降龙伏虎元神相助,这悟空大神高喝一声“业畜”,那老虎当即就吓瘫在那里,不敢动了。老虎出现的时候,三藏在马上只是惊心, 而悟空一棍子打死了老虎,却让三藏吓得滚落马下,以为自己在梦游,咬咬手指头发现很疼痛,三藏颤抖着说:“天那!天那!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他斗了 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三藏第一次看见真正的神通,没有欣喜赞叹,反而是吓得不得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三藏是不明白佛法神通的真正意义的,说明三藏不知道佛法神通是用来降妖伏魔 剪除祸害的。菩萨给他安排了这么大一个神通的源泉,反而让他疑虑重重,觉得这悟空狰狞恐怖。三藏是修佛法、是修善的,看来他对善的理解,有着本质上的误 解。
只是当悟空把自己金箍棒的好处介绍给了三藏,三藏这才闻言暗喜。终于,他听到了他喜欢听的。三藏很奇怪老虎见了悟空不敢动。悟空就明白的用修炼的语言告诉 了三藏自己的神通与境界。三藏这才放怀无虑。但是很可惜三藏听得只明白了一点皮毛,所以后来跟悟空发生了种种的龌龊和冲突,其实早在这个时候就显露出端倪 了。
悟空是这么说的:“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剥这个虎 皮,何为稀罕?见到那疑难处,看展本事么!”降龙伏虎、翻江搅海,是道家修炼内丹的术语,这个谁都知道。但是其实也是佛家修心的功夫,这个只有极少人知 道,三藏尚且不知道。利用下界对立物质来化合升华,这个是宇宙的分层结构和循环关系决定的,跟佛道都没有关系。不管是佛是道,都得顺着这个大道。悟空接着 说的话,是说自己修炼的境界同时又微观、又宏观,能控制相当层面范围的物质演化,不会拘泥于人间这一层。他甚至跟三藏交了底:“见到那疑难处,看展本事 么!”看清楚哦,不是困难处、不是为难处,是疑难处,对三藏来说什么叫疑难处?那肯定是修行的认识上了!凡是修行认识上有困惑不清,就是疑难,那些困难、 为难,都是因为这认识上的困惑导致的。悟空等于跟三藏说,你有什么修行上的难题,不妨请教我呗。
你也知道,三藏往往是宁肯拨自己心里面的小算盘,也不肯听悟空一句话……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借助三藏的身体在修行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四回(6)

你看看,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都是有神通的,对他们来说,跑去灵山取个经什么的都顶多只是一盏茶的功夫,也不会遇到妖魔鬼怪,所以,如果 安排他 们单独哪一个去西天取经,都算不得什么成绩,顶多赚个差旅费而已。而让他们跟随被封闭着的俗人三藏取经,就完全不一样了,三藏的迷,往往也就成了他们三个 迷,他们之前因为层次不同也常有摩擦,可是主要的魔障都来自于三藏,悟空等人的修行,常常就是通过受唐僧的气。
这一路上,四个人磕磕碰碰、最终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对于他们来讲,单就这个互相宽容上来说,就足矣具备成为法王的资格了。在起步的阶段,三藏有善心 但是不会容人,悟空、八戒、沙僧根本就是纯粹道家子弟,往往不看重看顾别人的。
而他们因为没有常人的人体,其实是很难往上修行的,那么通过三藏给他们带来的迷障和魔障,其实等于是说,他们在借助三藏的身体在修行!所以你就知道,为什 么是三藏做他们的师父,这是一个很大原因了,三藏有人身,是主体。再者三藏之前好歹也是佛门子弟,懂得不少经文,从形式上也是有资格做师父的,虽然从修炼 上讲,他们四个、包括白龙马其实都是佛和菩萨的弟子。
所以你就知道,这三人一马保护三藏,不但是保护取经人,也是保护自己修行所必需的人身。对于三藏来说,这三人一马不但是徒弟,还是护法神呢。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圯桥三进履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四回(7)

喝完龙王一盏茶,行者总觉得后面有点异样,回首抬头一看,见是一副自己从未见识过的画儿──圯桥进履。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圣在 先,此 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是呀,这事发生的时候,是在王莽篡位之前100多年,那时候悟空正在天上做官官、混脸熟呢。行者道:“怎的 是‘三进履’?”
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 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 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黄石公把鞋子弄掉了,很轻辱的呼喝仅仅是路过打酱油的张良去替自己捡鞋子,不光如此,甚至还要求张良替他穿 上,并且不是一次,一连三次。张良什么也没做错,也没有对不起老汉的地方,凭什么这样啊?而且明明是那老汉故意戏耍张良,明摆着的嘛。天地良心的,张良凭 什么要受这个侮辱嘛。但是张良完全没有计较对方是否礼貌、是否在戏耍自己,他只想着人家鞋子掉了帮人是应该的,老人家了替他穿上鞋子是应该的,象对待自家 爹娘一样跪着给老人家穿鞋子是应该的,并且做三次跟做一次都是一样的。这说明张良完全不为别人的眼光和思想所干扰,别人无论怎么说怎么做,丝毫进不了他的 思想。在张良这儿,别人的对错跟我如何想如何做全无瓜葛。
这心态正是悟空所急缺的!所以一下子就说到人家悟空心里面去了。而这几乎就是悟空唯一的大毛病,其它什么傲慢、焦躁等等,都是因为缺乏这个真正修大道的心 态所衍生的。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他们最能理解孙悟空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四回(8)

为何佛和菩萨要用这么强烈的咒语法术来约束悟空?没办法呀!除了这个办法,那实在是没有更好的办法能消除孙悟空的罪业和邪念了,要么就只有一个办 法,那就 是投胎转生去,跟金蝉子一样,可是这一转世投胎,按照孙悟空的罪行,起码要在地狱里煎熬个几千上万年,等到他出了地狱,估计金蝉子得投胎转世几十辈子,别 说西天取经,恐怕轮回转生中又造下了天大的罪业,早跟悟空一起地狱相会去了。
如来只有这么大的法力,除了让悟空吃苦,没有更好的办法度化悟空了,对如来和菩萨他们来说,这已经是能给予孙悟空最好的解脱的方便了。所以说,修行苦呀。 带着神通修行,同样是极其苦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能成为真正的修行人,已经是一般人天大的福分都换不来的。
各位都知道现在演艺明星很潮很时髦,各位可知道他们的同行前辈何其苦?那些传统戏班的戏子,都是在猪狗不如的生活环境中、染一身疥癞整夜整日的无法入眠, 天天在极其痛苦中练功学戏。三伏酷暑,武生穿着厚厚的戏服里面塞满了棉絮,一场戏唱下来浑身泡的发白死尸一样;滴水成冰的三九寒冬,那些小生小旦穿着单薄 的衣服上场。戏台上帝王将相,戏台下则是人人看不起的下九流,学戏之人死了连祖坟都不能入……
因此,几百年来,他们最能理解孙悟空。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这没有的才是真宝贝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四回(9)

可是多年以来,很多人并不知道真正修行到底是怎么回事,非但一般人不知道修行人怎么个修,不少修行人也不知道自己修行中具体是怎么个过程,更别说有 人会知 道修行中那些师父们是如何安排你的修行道路的,以及他们如何的给你创造修的机会,度化你的具体过程和方式。度化人的神,他们安排的事情目的之多层,运作方 式之精妙,巧夺天工,真是大智大慧,远非我等俗人的俗念可以揣度。
其实这个具体过程、具体方式,西游记中不但有,并且其真实度甚至是佛经道经等都没有的。可是这没有的才是真宝贝。知道了这个过程与方式,我相信读者再看西 游记后续的章节,自然就能看到许多以往看了也不知所云的话真的是别有深意、也能看到许多曾经看也看不见的玄机。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逆天之机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四回(10)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百分之百都是有着多层内涵的,就跟汉字的结构一样,笔画各自有各自的意义,不同的笔画排列出来的字有多重的含义,并且笔画在字中 不同的 位置,与其它笔画的对比关系,也赋予这字非常多层面的含义。而这些文字堆叠出来的故事,其中的含义又能构成一层一层的字和文字,重重叠叠的,这就是中国传 统文字和神话故事特有的表里对应的结构。
想不起来名字和作者的一本武侠小说中,有一个天资绝顶的牛哄哄的小和尚,仅凭一块残字木碑,就能反推出整个碑文,并且根据碑文修得绝世武功。世界上不会有 如此天资,因为他如果要反推,必须深研后天易、先天易、后天先天易之间的互转,其实先天易早就失传了,更何况这个两易互换。懂得这个互换,那必然得具备看 透天机的顺和逆的水平,这水平是不能天生的。
可是中国正统文化中的古籍,却千真万确的是里面存在着这两种上下相反的天机的。但是的确是假传万卷书,真传几句话,说透了就一定会让你恍然大明白。如果你 有时间和兴趣,不妨按照前面研究第十四回的办法,研究一下你最感兴趣的那一本古籍。之前有网友推荐给我刘一明道长的《西游原旨》,刘道长就看见了西游记中 的卦象与卦象演化关系,非常了不起。但是可能他是没时间多研究下去,再研究下去就会看到这卦象有的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的,有的是顺之机、有的就是登天大 路的逆天之机。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庞大的族群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五回(2)

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护教伽蓝,不像有些人理解的是个体神,他们是一类神,就比如六丁神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六甲神甲 子、甲 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丁卯神是一类神,甲子神是一类神。各自都是一个神族。天上的罗汉是一个神族,菩萨是一个神族,几乎俗世间认识的每一个神的名 称,背后都是一个庞大的神族。这个事儿说起来好像挺吓人的,其实我想对古今中外神话都涉猎过的同学,应该并不意外,一些神仙,名称是一个,可是他们的故事 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有的神仙的历史和事迹似乎互相矛盾,如果你意识到他们是不同的神仙沿用一个名称,那就豁然开朗了。
按照我的看法,六丁六甲是天地之机、五方揭谛是五行运作演化、四值功曹是时间上的天机相会、护教伽蓝是修行人在获得解脱、尚未出离肉身局限的时候,与佛法 与天机沟通的渠道。你看下珈蓝神的名称就知道了: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 视、遍视。这些都代表对神界的感触,可是对于一个修行中的人,他本来是俗人凡胎,是没能力感触神界美妙的,那么这些神的存在,就让修行人能感受佛法、感受 神界。在修行过程中一层一层的往上走,修行人也就一层一层的升华这感受。
说到这里,您应该知道,接受一个凡人修行,实在是一件庞大的工程,可不是你坐哪儿念念经,打打坐就完了,可没这么简单。不光如此,你看西游记中还有一个隐 含的事情,唐三藏师徒,每次经过一个国家,都要交换度牒,这每一个王国乃是一层大天的象征,也就是说,你修行中每经历一个层次,都要触及到那整个一层天的 王、国、与无数的百姓。一个简简单单的人类修行了,整个过程中要波及到所有天上的王、国与百姓,当然还有不例外的妖魔鬼怪。
保护你的、阻拦你的、围观你的都是庞大的族群,支持你的、反对你的、无视你的,同样也是庞大的族群。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已经是第十辈子在修行了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五回(3)

依我看,应该是这样的。这一关是注定的。那三藏的凡间的马,被这条龙吃掉,是注定中的事情,所以, 当龙太子瞧见三藏的马儿的时候,忽然脑筋就拧住了,跟掩耳盗铃那厮一样,只见马、不见人,而且看见了人家的马儿,忽然就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肚皮需要填。
这凡马,跟之前三藏随身带的两个和尚徒弟一样的命运,是注定要在那些关口上结束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送命,是必然的。啊呦,或许有人马上就觉得,这菩萨看 上去慈眉善目的,真个好残忍啊。明明知道是送命,却偏要别人上路,简直是谋杀。
殊不知,过去的修行真的就是这么艰难。任何一个人走上修行路途,都不是一生一世一辈子这么短暂的事情。尤其是佛门弟子,别说想修成佛和菩萨果位了,就说修 成罗汉这么初级的成就,少说也要轮回个七八次,多了十几生十几世都不稀奇。没看人家唐三藏,这已经是第十辈子在修行了。
并且西天取经这个伟大事业,唐三藏显然不是第一个。起码在流沙河那儿,光是被沙悟净吃掉的、脑壳不会下沉的和尚,都已经有九个了。也就是说,修行人修到半 道上死掉了很正常,死于非命都不稀奇。就像西方基督徒,为坚持真理,前前后后被杀戮了四百年,这就是他们的修行之路。一辈子修不成,因为业力太大,一条命 根本还不起,那么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一生一生的用命偿还,直到还干净命债为止。就说那个禅宗的末代祖师六祖慧能,他最后一生好像是挺容易就开悟了、圆满 了、肉身不朽了,但是人家之前已经反反复复的修了七八辈子了,第一生就跟着达摩做了徒弟,然后就一生一生的修行,一辈子还一些债,一辈子提高一些。这最后 得道了成正果了,也就是证悟得罗汉果位。不容易!
但是他们跟我们一般人不一样的是,这样的修行人死了,不会像一般人那样下阴间由阎王们安排轮回转生的事情,而是被佛或菩萨他们直接看管的,他们死了跟一般 人死了不一样。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是悟空受不了了
选自《西游漫注》第十五回(4)

你说这西游记小说,写唐三藏的时候,几乎满嘴都是惹人笑话的低俗愚见,这倒不奇怪,他的确是从俗人的起点上开始修行的。作为一个人,可以说满脑袋想 法几乎 99.999%的都是俗人俗见。这修行的路,就是通过遇到种种安排和注定的事情,来让他认识这俗念是应该抛却的,随着一层一层的往上走,就一层一层的抛掉 俗见,同时增长一层一层的正见。所以你看唐三藏,这开始修行的初级阶段,只要他动用过去的观念来看待孙悟空、看待遇到的种种事情,只要他一张嘴,说出来都 是让人笑掉大牙的傻话。
他不知道神仙、妖魔鬼怪都是可以随意变化身体大小的。于是他说:“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想是惊张溜缰,走在那山凹之中。你 再仔细看看。”
他不知道很基本的通过现象反推因由。于是他说:“不知端的可是他吃了我马?”
在他眼里,老虎和龙都是一个档次的,不知道每一层天都有这种生物。三藏道:“你前日打虎时,曾说有降龙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
在他看来,孙悟空说要去南海找观音,简直就是又想临阵脱逃,他根本不相信孙悟空的神通很大,于是他说:“若要去请菩萨,几时才得回来?我贫僧饥寒怎 忍!”
孙悟空牵着龙子变的马儿,肥肥白白的,这三藏居然以为是他原来那只马一口吃成了个大胖子。他居然很无厘头的说:“徒弟,这马怎么比前反肥盛了些?在何处寻 着的?”
对于三藏的无厘头言论,悟空很是不屑,就告诉他是金头揭谛请来了观音菩萨、把白龙变成了白马。听闻是菩萨做的事情,这三藏的俗世逻辑终于崩溃了,大惊道: “菩萨何在?待我去拜谢他。”悟空听闻他这么说,心里这个不屑呦,溢于言表,行者道:“菩萨此时已到南海,不耐烦矣。”不是菩萨不耐烦,其实是悟空受不了 了。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确认「《微漫注》」到 Digg 确认「《微漫注》」到 del.icio.us 确认「《微漫注》」到 StumbleUpon 确认「《微漫注》」到 Google 确认「《微漫注》」到 百度搜藏 确认「《微漫注》」到 QQ 书签 确认「《微漫注》」到 雅虎收藏 确认「《微漫注》」到 饭否 确认「《微漫注》」到 365Key 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天极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POCO 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和讯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做啥 确认「《微漫注》」到 i2Key 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搜狐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Technorati

标签: 编辑标签
分类
微漫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