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查看 RSS Feed

裴殷裴殷

《微漫注》

为这篇文章评分
《微漫注》


西游漫注 片段精选
作者 挪威龙王 播音 裴殷 绘图 陈惠冠


http://www.tudou.com/l/t1ku5S-Ip3Q/&...04_05_99/v.swf





《微漫注》
有境界
选自《西游漫注》第一回(2)

自始至终《西游记》行文中,诗句、对仗句俯拾皆是。“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翠藓堆蓝,白云浮玉。”一部神怪小 说,一 部修炼故事,怎么会这么多对仗句呢?诗词对仗我不大懂,我只知道一个历史的大趋势。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越是阴阳失衡的时候,越是需 要调和阴阳,所有文体的流行,都是跟这个阴阳逐渐失衡的大趋势吻合的。到得清末,已经阴阳分崩离析、文失其刚、武失其传,盛行对联、以调和之。明代盛行修 道,多不入门径,阅读阴阳平衡的对仗诗句,自然也有调和阴阳的功效,宋词的节奏、合乎人体韵律、合乎天地的气息,唐诗圆润无方、浑然如丹、天然就是修炼人 的境界,而古老的《诗经》,看似质朴、其实更不一般,每一首都天然合乎易经的卦象。
每一种文体,自有他应在的境界,不在那个境界的人,就算模仿了文体,仍然是空有其表,跟这种文体真正所在的境界对不上号,那么看上去自然就空荡荡的。现在 人再聪明绝顶,也写不出来诗经那样的境界,也写不出来宋词、唐诗的境界,也写不出来明小说的境界。不在那个境界,自然写不到那个境界。中国古代文化有趣的 地方,就在于此,有境界。这个境界就是这个物质结构所促成-分层。
那深邃的又似乎是触手可及的悠然韵味,你看得到、体味得到,就是捕捉不到。
所以我觉得,《西游记》作者被后人给低估了,他的《西游记》、里面的阴阳对仗、诗词境界,可以使读者们,在阅读的时候,不知不觉的,调和气息、和合阴阳。 那么多人喜欢他,津津乐道数百年,在我看来,并不只是小说内容的生动有趣,他有着这种隐形的调和剂。如果翻译成外文,我相信,这些隐形的因素会被失去大 半。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步步紧扣、如影随形
选自《西游漫注》第一回(4)

《西游记》故事生动有趣、游龙一般,但是章回题目与随处可见的诗,却是让人看了心惊不已、如同大地上虬劲却又沉默的龙筋龙脉。故事,是人间的层面 的,我的意思是人间层面可以理解的。回目与诗歌,则恰好是上层的对应的实质。这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之所以是修炼故事,一个理由乃是,故事中人物的每一个心 念、行动,都同步转动上层的“齿轮”。并且,作为回报、作为响应和反馈,上层的齿轮再演化出下一步的下层空间的变化。
当然了,中国古典小说,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红楼梦》、乃至《隋唐演义》、以及其他众多的小说故事,均有此特点,这是中国传统 小说故事最具特征的一个特点。只是其它小说故事,都没有《西游记》这么的步步紧扣、如影随形。
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人们,意识观念都是立体的、分层的,这是现代人们尚无法理解的。古代的宇宙观是立体与分层的,考虑问题也是多层面齐下的。 《易经》、《春秋》,不都是立体的吗?易经是立体对应体系的理论,春秋是天、地、人间大事的多层互涉互动的现实例子。《诗经》则是反映了日常间这种互动与 生活 的直接联系。从这个角度,所以我认为《西游记》特殊,并且他的特殊,还体现在有着非常通俗易懂的一面,这个跟四书五经是不一样的地方。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四门空空
选自《西游漫注》第二回(2)
然后祖师就询问悟空想学什么道,懵懂的悟空说,只要是有些道气儿的便想学。祖师就给孙悟空讲了道和道的不同,分为四类:术、流、静、动。祖师这一番理论, 可真是算作又一次的石破天惊。他这一番理论,括尽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层次化生态分布。
“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现在日常人们最熟悉的这些算卦风水占仙一类的,在一般人眼里是非常吸引人,但跟修行完全没有 关系,甚至连延年益寿都不能,这是术字门。
“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看来诸子百家、乃至医 学皆属于流字一派的。但是这个祖师说出来一个吓人的观点,按照他的说法,竟然是释家、道家也属于流字一派,想长生不老也似“壁里安柱”,终究有一天会随着 大厦倾塌、化为朽木。不是说释家、道家都是修行的法门吗?!怎么在这位祖师的面前也如此的不堪?不是《西游记》中写得很明白吗?不是释迦牟尼佛就在他的西 天,唐三藏去他那儿取经就是为了度化众生?这祖师轻轻巧巧的几句话,威力却如同炸雷。
“静字门中之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这一类属于中国本土的道家传统养生。也是达不到长 生,如同“窑头土坯”一样。不是他静字门不正统,是因为他“未经水火煅炼”。
“动字门中之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这一类的想要长生也是妄想,如 同“水中捞月”。
到此为止,这位祖师清楚完整的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全部的跟修行有关的门派学说。按照他的看法,没有一个是实际修行的。太可怕了,你不觉得吗?
特别是他对释家、道家的评价,惊天动地,瞻前顾后、古往今来、历史上独此一家。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千万不要来找我算 账,这可不是我说的。但是,我觉得,很可能人家说的是实情,就算找到祖师本人、找到吴承恩老先生本人辩论也没用,说不定人家几句话就把你给震惊得肝肠寸 断、七窍流血了。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微漫注》
上仙
选自《西游漫注》第三回(6)
孙悟空自从出了道心、决心要修炼、访道修道的这二十年,无论是东海龙王、阎王、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千里眼顺风耳、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全部都看不到 的!这二十年,是孙悟空从三界内“消失”的20年。
在孙悟空从师父那儿下山之前,祖师对悟空饬令不准说出从自己这儿学道得道。祖师说这番话很有信心的样子,为什么呢? 因为他完全能确定,只要孙悟空不说,就没有神仙能探查出来!而事实上,自始至终,都没有神仙、人类、鬼怪等,能看到孙悟空这访道修道的20年,他在海上的 漂泊、他在南赡部洲的混迹江湖、他在西牛贺洲修道、包括他翻个筋斗云回家的过程,整个都是在隐身模式下运行的!
你不知道这里面的问题有多大。首先是,自从孙悟空产生修道那念的刹那间开始,他已经被祖师给保护起来了!孙悟空20 年的游历和修道,除非他肉身一直没有离开花果山,否则任何一个神仙都可以看到、孙悟空的修道过程,似乎整个完全都在祖师幻化出来的一个空间里,总之非常的 离奇,非常的玄妙。
所以,当一个猴头猴脑的大圣一蹦出来,东海龙王惊诧莫名,从道行上确知他是“上仙”,但竟然不知道这猴子如何修上来 的。所以,当这个青面獠牙的大圣跑到地狱胡来的时候,阎王们也战战兢兢,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得道的“上仙”,却没有来历,不知道什么时候修上来的。说是得道 的神圣吧,他名字居然还在生死簿上!
你说龙王也好,阎王也好,三界内的生灵,哪一个能躲过他们的眼睛?!但是就蹦出来一个这样的奇怪的神仙,他们谁都不敢动孙悟空,因为根据他们的境界,认为 很有可能孙悟空是上界下来的,而且是他们没资格探查的上界,不然无法解释孙悟空这个事儿。
说到这儿,应该很清楚,为什么他们都称呼孙悟空为“上仙”了。上仙意思就是自己的上界、更上界的神仙,他们哪里敢动他的半根寒毛呀!但是眼见得这个上仙一 点都没有神仙的样子,而且妖气十足、脾气很坏、很坏很坏。所以他们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去上玉皇大帝那儿告状去啦!
扫一扫,更多图文音



确认「《微漫注》」到 Digg 确认「《微漫注》」到 del.icio.us 确认「《微漫注》」到 StumbleUpon 确认「《微漫注》」到 Google 确认「《微漫注》」到 百度搜藏 确认「《微漫注》」到 QQ 书签 确认「《微漫注》」到 雅虎收藏 确认「《微漫注》」到 饭否 确认「《微漫注》」到 365Key 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天极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POCO 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和讯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做啥 确认「《微漫注》」到 i2Key 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搜狐网摘 确认「《微漫注》」到 Technorati

[ARG:5 UNDEFINED]更新于 16-11-07 00:17

标签: 编辑标签
分类
未分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