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查看 RSS Feed

所有文章

  1. 税改抢救崩世代

    税改抢救崩世代 台湾未来不能等
    【记者黄力齐/台北报导】
      学生积极参与太阳花学运,有媒体报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世代对未来感到无奈与失望。台湾年轻的一代是进入了大量失业、贫富悬殊、人口衰减、国家破产的「崩世代」吗?前卫生署长、亚洲大学健康产业管理学系杨志良教授参加在4 月1日「世界公民日」举办的「世界公民日良心良政 国际论坛」,提出良心的呼吁:税制不公会造成世代不公,这是恶性循环,而且税制不公,不只是我们缴了不该缴的税,而是那些该缴税的人但没有缴税,才是税制最大的不公。
      杨志良指出,过去五年台湾总资产增加二十四兆,其中有十七兆是不用缴税,是因为许多大财团有营利,但实质税率却都是个位数,该缴税没缴,我国的租税负担率从20%降到12%,而且大部分落在劳工等薪水阶级身上。这些现象都造成马政府不断宣告台湾经济的成长,但受薪阶级分到的饼却愈来愈小。税制不公平造成台湾的年轻人没有前景,最不想结婚、最不想生小孩、自杀率很高、很多小孩被弃养,还形成倒三角形的人口分布状态。杨志良说,北欧国家虽然妇女教育程度高,但他们现在大部分都生两个小孩子,因为他们政府对家庭非常的友善,养一个小孩子不用花甚么钱,虽然他们的税很高,但大家觉得很公平。 ...
    分类
    未分类
  2. 黑手扮天官赐福得

    黑手扮天官赐福得福

    记者田亚/台中报导

      服务于修车厂的李宗洁,日前响应「良心时代」运动,扮天官,一起响应此运动,没想到第二天上班就看布告栏上他升官的消息,让他直呼「太神奇了!」

      李宗洁身穿大红袍,头戴官帽,手持金元宝,如天官般的气势,吸引响应「良心时代」运动的各界人士争相与他合影,这一站就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8小时中与上百位允诺成为良心人士的各界代表合影。 ...
    分类
    未分类
  3. 「吃的安心 心安的吃」

    「吃的安心 心安的吃」 宜兰大学教授林荣信倡导食品安全
    记者章晴佳/台北报导
    「民以食为天」、「吃饭皇帝大」几句谚语道尽「吃」的重要性,填饱肚子固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对于富足的现代人来说,不仅要求吃得好,还要吃得巧,但是近几年来仍未停歇的食安风暴,却让人们闻吃色变。日前太极门古亭道馆为响应4月1日「世界公民日」,特别举办「良心时代 全球响应活动」,邀请各界人士以身为世界公民的角度,加上自身的专业领域,一起来畅谈良心话、做良心事,响应「良心时代」运动。会中,国立宜兰大学生物技术与动物科学系教授林荣信,提出「吃的安心,心安的吃」更是现代社会重要的课题。
    专长研究屠体评级、肉品科学,同时是中华生物资源应用协会理事长的林荣信说,自从日本311地震以后,深感粮食问题的重要性,所以一直持续关心粮食议题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发展,目前亦兼任卫福部有关狂牛症议题的咨询委员会委员,因此对于食安的问题一直有所接触,林荣信提到,会一直关注这些议题,是因为受到师父--太极门掌门人洪道子博士的影响,除了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
    林荣信强调现在人对食安信心不足,许多产品的制造过程必须有透明化的信息,并且要注意添加物的问题,许多的议题要以消费者导向的思考,所以推展良心事业尤其重要。主管单位必须安人民的心,食品安全的严格把关责无旁贷,以及要求厂商自我的约束,都有其法规可遵循,当然消费者本身也有对食物储存和烹调安全的责任,这样食品的卫生安全才有全面的保障。 ...
    分类
    未分类
  4. 政府应遵行正当法

    政府应遵行正当法律程序 符合两公约精神
    记者/洪大成报导
      两岸服贸协议是福?是祸?大家各有不同解读,但是大多数民众对于签订与审查过程应该更透明及符合程序正义则有高度期待。两公约施行监督联盟执行秘书施逸翔,参加4月1日「世界公民日良心良政 国际论坛」时表示,我国已经批准了两公约并且国内法化,里面有对人权相当具体的保障,他呼吁公务员应该秉良心、依两公约施政,否则人民将起而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虽然我国签署两公约已经超过四年,施逸翔观察近来台湾很多大大小小的抗争,几乎都是因为正当法律程序的诉求,得不到政府正面回应,一次一次的累积才爆发出这次学运。 ...
    分类
    未分类
  5. 守住「良心」价值 司法正义才能真正

    守住「良心」价值 司法正义才能真正彰显
    记者周采微/报导
      联合国NGO世界公民总会(AWC) 延续国际公益的「良心时代」运动,于4月1日「世界公民日」与海内外各公益学术单位及民间团体合作,共同举办「世界公民日良心良政国际论坛」,其中第一场探讨「司法正义全球觉醒」,多位国内首屈一指的法学专家共同探讨司法良心,主持人前司法院副院长城仲模提到在日本的宪法中明文指出,法官要根据「良心」,依宪法与法律来行使独立职权,令人印象深刻。多位学者也呼吁从「良心」出发的核心价值应该落实在司法当中,才能真正的保障人权。
      前司法院副院长城仲模表示,执政者口喊人权民主法治,但是讲成顺口溜,不一定真正实现。在台湾的公法、私法上,不管实体或程序法,都没有看过「良心」两个字,但是日本宪法第76条第3项写很清楚,法官要根据「良心」,依宪法与法律行使独立职权。城仲模表示,日本战后的宪法里写良心,法界对良心的诠释非常多,法官的良心不是只在纸上,而是用很多案件堆砌起来的。
      东吴大学法律系陈清秀教授呼应城仲模,他指出德国诉讼法中也有规范法官要本于良心来审判,然而国内立法者认为良心是自然之理,不需要写在法条中,然而这样核心价值久而久之就被忽略。陈清秀认为如果每位法官都能有儒释道思想、有博爱慈悲的心,就是人民之福,而这样的法律哲学思想往下落实,就是宪法上的人权保障与法规的法理适用。很多法官就法论法都没有错,但是忽略宪法保障人权的层面就易偏差。德国法律哲学是国考的选考范围,而台湾没有,但这种核心价值思维是很重要的,应研究法律伦理如何在法律制度面落实,这样法官才能本于良心审判。 ...
    分类
    未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