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德语培训中心     Fahrschule Rainer     
查看 RSS Feed

裴殷裴殷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为这篇文章评分
西游记第32回













西游漫注第32回 上





















西游漫注第32回下










(9)老猪和你我反正都很像


且说孙悟空变了一个轻巧的不得了的叫做蟭蟟虫儿的小昆虫,这个蟭蟟虫,
怎么都搜不到来历,据说是传说中的物种。可是小说中的诗歌,又明明白白的说,这是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最小昆虫,“昆虫之类惟他小”。
网上搜索,世界上最小的昆虫是一种“膜翅目缨小蜂科Mymaridae的一种卵蜂AlaptusmagnonimusAnnandale,体长仅0.21毫米,其重量也极其轻微,只有0.005毫克。”这么细小,眼睛分辨都有点吃力。不过,的确也正好符合“一身浑不见,千眼莫能寻。”而且从网上图片能看到,这种昆虫也确实“翅薄”、“腰尖细小如针”。
AlaptusmagnonimusAnnandale,搜索了一下英文,才发现也只有这么可怜的一点点介绍,中文介绍就是全部照搬了英文。蟭蟟虫是不是这种卵蜂,不敢下断言。但这表明,世界上最小的昆虫,自古以来就是最少人关注的。但是你不关注他,他可关注你,你关注他很吃力,他关注你很轻松。你看这孙蟭蟟,嘤的一翅飞将去,赶上八戒,钉在他耳朵后面鬃根底下。
老猪对别人吧,当面客气的不得了、背后就喜欢戳人家脊梁骨。象恭滔天、阳奉阴违、内心跟言行严重错位。你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干这种缺口德的事了。因为吧,小心眼多的人、心胸小的人、并且又非常热爱面子的人,最容易有这种阳奉阴违的举动发生。孙悟空跟猪八戒一起工作这么久、再加上老猪每天遮掩不住的小算盘,别说孙悟空看他洞若观火,就连那个只跟他老猪打过一次架、没说几句话的黄袍怪,就一眼就把他给看透了。
孙悟空找到黄袍怪、声讨黄袍怪背后骂自己的罪责。黄袍怪一头雾水的问:“我何尝骂你?”行者道:“是猪八戒说的。”那黄袍怪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就向孙悟空揭发:“你不要信他,那个猪八戒,尖着嘴,有些会学老婆舌头,你怎听他?”看见没,黄袍怪看猪八戒,还挺准的。
就算黄袍怪不跟孙悟空揭露老猪的长舌头,孙悟空自己心里也门儿清的。在花果山,猪八戒第一次被孙悟空赶跑,孙悟空就预想到这猪头会背后嚼舌头,就派猴子们去偷偷跟随。现在这猪头又是被孙悟空赶去跑路,猪八戒会背后说什么坏话,估计猪八戒自己还没开始想的时候,孙悟空就猜到会发生什么了。
类似孙悟空和黄袍怪的这种能力,一般人可能也有,跟人打交道多了、又不傻不笨的话,自然就有这种一看就知道人想什么的能力、甚至你的性格、阅历,都在身上脸上挂着一样、让别人一望可知。
但是,一般人的这种人世间阅历沧桑所积累的经验,再往深里去,就跟孙悟空这种能力比不得了。一般人,顶多也就是猪八戒这种水平。我们看看,猪八戒的水平如何?
猪八戒,走的时候还意气风发、一副赚了盆满钵满的得意像。走着走着,他肚子里的小算盘就噼里啪啦的拨弄起来了,这才走了七八里路、还没拨弄几下,他就肚子里满肚子的气了。于是越想越生气、越生气越想,然后忽地就赌气把钉耙掼在地上,吊转头来,望着唐僧,指手画脚的骂道:“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捉弄我老猪来跄路!大家取经,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来巡甚么山!哈!哈!哈!晓得有妖怪,躲着些儿走。还不彀一半,却教我去寻他,这等晦气哩!我往那里睡觉去,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的答应他,只说是巡了山,就了其帐也。”
我们先忽略老猪的俗心私念好不好?我们先提一下老猪的修行意愿、尊重他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身份。老猪觉得,大家一起取经,大家都是指望着要成正果、要一劳永逸的解脱困苦、要细水长流的过永远幸福的日子,既然是这样,那么,大家应该专心的一起去取经才是正经事。那么,为啥让我一个人来做巡山这种跟修行毫没关系的事情呢?!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为啥猪八戒会觉得巡山不算修行、不算取经走路呢?原因一反过来推,就很容易找到了,他觉得,修行就是修行、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是跟修行不沾边的,去西天就是去西天,半路去扶老婆婆过马路这种行为、都是属于无关的杂事。猪八戒这种思想,就等于说,我一旦修行了,就是其他事情都应该抛开、什么都不干。当然了、吃喝睡不能抛、执著杂念不能抛、自己觉得高兴的事儿、也不能抛。
再说猪八戒的俗心私念。猪八戒还妒嫉,他觉得、大家都是修行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我苦哈哈的干活,你们哥儿仨在那儿吹风乘凉哩!当然了,生命都是平等的。但是猪八戒理解的平等,就是有饭我多吃、有难大家摊,他思考的其实是共产主义的那种绝对平均的分赃逻辑。妒嫉的必然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偷窃了啦!果不其然,猪八戒马上就开始偷窃公干时间、用来睡觉了。
巡山打听妖怪,多么紧要的关头啊。他居然由于懒惰、由于妒嫉心,躺草窝窝里睡大觉了。还记得不?就跟上次打黄袍怪的时候,他忽然就开溜睡觉、如出一辙。
猪八戒偷懒,觉得很舒服,并且还想当然的、认为孙悟空那只该死的弼马温、肯定没自己现在这么舒坦。猪八戒特色的想当然、让整部小说充满了欢乐,但是从修行上来说,却简直是害惨了他老猪。为什么?因为他的想当然,是一种在可笑人心作用下的往下走……
因为他,基本上从来都不肯面对自己的人心思想,不修心。往往是事情逼着他、卡着他脖子的时候他才会有时候动动脑筋、反思反思。并且,他还真的不知道,一旦走上修行路途,这每日遇到的任何事情、每日过脑的任何念头、每日身上的任何一种滋味,都直接跟修行有关联。
老猪为何修不上去?跟他内省的意识有关系。他内省的意识,其实应该是一种观象能力。以我的经验看,内省就是一种观象,向内观象跟向外观象、并无分别。如果一个人懂得返观内照、就自然应该懂得观象。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修行,如果是真的,那他不可能不懂得返观内照。如果一个修行人,一方面懂得返观内照、一方面又不懂观象,这个这个,就很分裂了。
所以,再往下,就是修行人视为至宝的修行技术之分析与呈现了……






(10)真象与假象反正都很像


真正的反思,就是观象,所以,孔子修订的学问中《诗经》、《春秋》、《周易》就是这样的实例和理论、关于如何省察天地、与天地的结构。后世的华人之所以能普遍掌握反思内观的方法,是因为他们还留下了另一种更为通俗的、普遍可行的东西,那就是论语、大学、礼记等更世俗的文化。
这些文化,无非用各种方式促使你内敛、推行一种收敛凝神的理念。内敛、凝神的人、心绪静下来、便减少种种杂念,而根基好的人、那么在这种状态中,很容易的就会意识到,这时候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因为深刻浸透在传统文化中的人,他有一套从世俗到天地宇宙的整体结构概念,所以就很容易的分辨一个思绪、一个现象的所在层面,以及它是否是符合从上到下的结构的。他们有一套有很深内涵的参照体系。易经还涉及到宇宙运作、变动的规律,让这套参照体系在人们的思想中,也活了起来。
假如,有人通过其他途径,也知悉了这套体系与运作规律,那么他就算一天都没有读过传统文化的学说,他也会看起来极其精通传统文化的样子,并且这种看上去像、也是骨子里的像。
孙悟空这样的家伙,乃是天生就的、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全然看到这种体系结构的大神仙。那么就造成了他,不学也懂。但是天生懂的、因为水谷之气给淹没了,后来又修行,重新懂得、结果又重新掌握了一部分。
他的灵性就是那些他没有被埋没的、没有忘记的部分。猪八戒的呆性,就是那些后天的水谷呀、贪婪懒惰呀等等。
内省、返观内照的技术,实在是一项跟智商、学识、阅历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的技能。以前见识过偏远农村出来的修行人,他们除了认识些字、能读书修行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是看上去土得掉渣的人,他们甚至觉得自己不懂修行、修的很差。但是跟他们聊起来才知道,他们具备超一流的观象能力,听得我、面上无表情、心里却惊怵万分,心里面直向他们作揖、肃然起敬!
之所以前面做了那么多铺垫的话,因为这种能力和技术,历史上,还真的没有人专门探究,从来都是不传之秘、或者是想说也很难说清楚。你看孔子他老人家,不也是述而不作嘛,一来是不允许直说、二来是很金贵的说出来心疼得慌、三来是说了反而让人更加不清楚了。
真正的反思,就是观象。反过来,真正的观象就是反思。你是怎么反思的,就是怎么观象的。为了能表达的清楚点,咱们先以猪八戒的角度来看,来个角色代入。
好,咱躺下来了,在一弯凉快的红草窝窝里,哎呦,这个舒坦呀,简直是又找到了在天上做神仙时候的快乐幸福感了哩。身体的享受、带来精神上的幸福感。精神幸福感往往还需要精神上的衬托,以显得更加幸福。那当然是找那只死猴子来垫背做衬托最爽的了,于是就解气的骂了一句快活嘴的话:“快活!就是那弼马温,也不得像我这般自在!”
然后这眼皮就沉甸甸的关上了,然后这嘴巴就呼噜呼噜的张开了。然后,突然就嘴巴上一疼!咱慌忙爬起来,下意识的觉得,应该是妖怪了!嘴巴这么痛,应该是被妖怪给戳了一枪!一看身边没人,那应该是妖怪跑掉了。
咦!怎么四周远处妖怪也没有妖怪的影子?一抬头,看见个啄木鸟在脑袋上方得瑟呢!啊呦我老猪明白了。这个死人头!我想明白了啦,一定是这只该死的鸟儿戳了我一嘴,一定它没把我当人、也没把我当猪,一定是因为我这嘴巴黑乎乎长乎乎的、被它当作一段长了窟窿的木头了,一定它认为里面长虫子了来找虫儿吃,所以,一定是这个原因。
既然一定是这个原因,那就不用想其它办法啦,想着把这段长虫子的黑木头揣怀里、继续睡就O了。揣起来了猪嘴巴、可就勾起来了猪脖子。刚刚躺下要睡,这耳根子梆叽一声,又被这死鸟给狠狠的戳了一下。气死我啦!
为哈这么死戳我老猪啊?……哦!一定是因为这里是它的窝窝、一定是一只正在生蛋孵小鸟的母啄木鸟!一定是怕我占了它家的窝窝。唉……实在是呆不下去了。算了算了,不跟它计较,走路的干活。
小说中,也全然是以老猪的视角来写这一段内容的。是的,这么些,作为一个读者,会自然的从老猪的角度来观察这一出怪异遭遇。但是小说同时就交代了孙悟空的变化、也就是另一个层面的、背后层面的运作。这是两个层面的同时推进。
如果从内省的角度,一个人面对这种不顺心的烦恼事情,你该如何的内省?躺在偏僻无人的小角落、嘴巴说些过嘴瘾话平衡一下自己,这有什么错吗?
很普通的事情啦,几乎很多人每天都这样的啦。
然后遇到一只莫名其妙的鸟、啄了自己一口,你除了心生恼怒、除了恨不能把那只鸟捉住吃掉,恐怕你也不会去深思。
可是对于修行人、或者就说那些懂得反思的人、时时注意保持善心的人,遇到这种机会,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想法了。
首先这种人是不大会背后这么咒人的。如果在不注意时候背后偷了懒、咒了人,然后忽然就遇到这种吃苦头的事情,会立刻警觉、会马上联想到自己刚刚的坏行与恶言、认为是现世报。这就是反省、正确的反省,所依据的现象、依据的理论加起来,就是正确的反省、返观内照。
观象不止是要依据眼前的,还要依据“头上的”、也就是深层的。老猪呢,它依据的理论不是修行人的理论、它推理的观念也是世俗的观念,而且他的推理,有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依据联想、也就是想当然,他把这些想当然的东西当作客观现实去看待了,这就是最要命的。
从啄木鸟啄了他一下,他思考的方向没有向内、没有去从自己作为链条的终点、去反溯求源,他思考的方向是向外,从啄木鸟的习性上去看这个事情,而且还联想丰富的想到了嘴巴是“黑朽枯烂的树、内中生了虫,寻虫儿吃的,将我啄了这一下也。”
假如这只鸟,不是孙悟空变的,真的是把人家的猪鼻子当成了朽木、找虫吃,是不是,老猪的这种推理就是正确的了?如果换成一般人,会不会就没问题了?
其实也不是。做为任何人,围绕他所发生的事情,都会有着同样深远的因素在支配。这种因素的深远,不允许人去深究,却不等于没有。只是一般不允许人知道。不允许并非禁止你知道,如果你真的有心探究,也会逐渐发现他的存在、并且能发现越来越深层的因素,真的就像层层传递的齿轮一样,在支配这个世界、支配着你我。
要说猪八戒的脑筋、在这时候也不可谓不灵活。第一次被鸟戳了嘴,他发现是自己的嘴巴惹了麻烦,尽管他是从嘴巴的形状上意识到的、而不是从嘴巴里说过什么话儿意识到的。第二次被鸟啄耳根、实在是呆不下去了,他马上就换了一个角度思考,认为是自己占了鸟的窝窝,却没有想到,他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去跑路打听妖怪,而不是躺在这里睡大觉。
这只鸟、戳他嘴巴、是因为他说错了话;赶他走、是因为他不应偷懒睡觉应该起身修行。如果这只鸟不是孙悟空变的、是一只真鸟,那么,也一定是有神灵在指挥着这只鸟、在督促修行人。
这只鸟的奇怪行为,就是象。奇怪的事情背后,一定有着支配的因素在企图影响你!并且这因素、是活生生的生灵。
但是这次,是真的假象,应如是观象与悟道。那么,假的真象下、又如何悟道呢?






(11)真假莫辩的时候怎么办


了解内观技术后,想必有朋友就想尝试一下。或许有朋友会觉得、精神上有点吃不消。是啊,这是一种极端消耗性的心智活动,需要充沛的能量、强大的意志力做支撑的。传统文明中的凝神、静心,就是为走向这一步做铺垫的。
刚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的、谨小慎微的。这是自然的。往前再走下去,那么必然需要对物质的分层结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这是分辨现象、乱象所在层面、所在脉路也就是来龙去脉的关键。
并不是所有的怪象或乱象都跟你有关,有些是跟你擦肩而过、却永远不会有交叉点的。有些呢,就是几乎是让你察觉不到的细微现象,却来势凶猛的。
所有这些,从人世间的层面上来讲,会没有任何成形的规律。有可能是同样的现象、背后却是不同层面、不同属性的因素。有可能细微的变动后面隐藏着可怕的东西,也有可能汹涌而来的恐怖后面什么都没有。
空谈理论不一定有帮助,这种事情,必须亲自尝尝其中的滋味,有了感受之后,并且往往是经历了很多次的自我欺骗、自我愚弄之后,才能渐渐的清楚起来。所以嘛,猪八戒往下第二次的反应,就非常值得大家观摩观摩了。
且说猪八戒,被孙悟空点破了真象,吓得七荤八素、盔歪甲斜。并且同时那个骂骂咧咧的唐三藏,也惊讶于自己一向欣赏偏爱的猪头、会瞪着眼睛对自己说瞎话。但是呢,说实话,唐三藏内心还是蛮不肯认输的、老猪呢心里面也有点不服气。为了唐三藏的面子、咱们且略过他护短的事儿。跟着猪八戒继续上路。
这一次,老猪是万般不情愿、又万般的不敢偷懒了,走投无路之下、继续上路。既然有了前面被孙猴子耍弄的教训,这时候的八戒,警惕性就老高了。但是,他又马上就偏离了修行人的路数,开始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不管是看到了什么,都怀疑是孙悟空变化来盯梢自己的。
于是,看见一只路过打酱油的老虎,他也追着人家不放,举着钉钯道:“师兄来听说谎的?这遭不编了。”
又走处,那山风来得甚猛,呼的一声,把颗枯木刮倒,滚至面前,他又跌脚捶胸的道:“哥啊!这是怎的起!一行说不敢编谎罢了,又变什么树来打人!”
又走向前,只见一个白颈老鸦,当头喳喳的连叫几声,他又道:“哥哥,不羞!不羞!我说不编就不编了,只管又变着老鸦怎的?你来听么?”
还别只笑话老猪他的自惊自怪、乱疑乱猜。公平的说,老猪开始有进步了。从世俗人的角度看他,是够可笑的。但是从修行的角度上,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但是老猪现在的确挺可笑的啊,自己吓唬自己。人家终于开始注意周遭的变化了,这就是大进步。只是仍然还没有用修行人的理论来指导他的心念和思考,这个仍然没有进步。并且就是用前面的教训来生搬硬套,的确不符合修行人的身份。
是的,从世俗人走向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这样子跌跌撞撞中、开始学会悟道、掌握反思与观象。不会观象、谈何反思啊?反思都是有依据的、并且需要的是严格的符合修行之法的依据。这些依据是如何获取的?就是通过身边那些看似自然发生的、各种各样不同的现象。
尤其重要的是,要像心经中描述的那样,能无有恐怖忧愁的、用静静的思虑去观察这些现象。通过静静的观察、来分辨真假、分辨与自身有哪方面的联系。这种事情,说起来就只能有这么三言两语,因为世事纷纭、千变万化、繁杂得无法言说,这个世界太庞杂了、原因超出人类的智慧,就算全人类的智慧汇集起来,你也不能超越这世界纷繁万事的表象。
可是,知道吗?猪八戒遇到的这些异象:猛虎跑过、烈风枯树、老鸦当头叫,正是那些看不见的神、在想办法启悟他。前面是孙悟空变化了考验于他、并且还当面点破迷局。现在是,换了考官、换了考题。
这次,是实实在在的老虎、如假包换的枯木、千真万确的老鸦,不再是变幻出来的了。老虎呼啸而过,示意有凶险。枯木滚落面前,示意前途难行。老鸦当头叫,示意有恶气笼罩。
这些异象,对于一个有经验的修行人来说,本来是警告他应该警惕的。八戒虽然疑虑,却不知道该如何悟、当然就更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于是他就撞上了妖怪。猛虎、枯木、老鸦,都跟猪八戒无怨无仇,它们对猪八戒的惊吓,并不是它们本身的本意,这个意象、就是假的真象。可是假的真象背后,你换了一层去看,却又是发现有真象浮现了。这一层真正的真象、不在世间的层面,他存在于世象的后面,他在通过运作世间表象、在跟你沟通。
来到山前,当唐三藏感到惊恐的时候,并非是他灵敏、能觉察到妖氛,而是……唉,他跟妖魔之间有着莫可名状的感应。而当在护法神提醒了孙悟空之后,孙悟空警觉到了异常,就觉得理应派遣猪八戒去历练历练、试探一下妖魔,而从时间上来判断,应该恰恰是妖魔派出三十一人小分队的时候。
孙悟空出于先天本能的、已经在跟妖魔开始斗法了。只是妖魔派出了精锐二大王、孙悟空派出了二弟大笨蛋。八戒不济、护法神们都清楚、更高的神仙也清楚,就在孙悟空教了他观象的初步知识之后、试图赶紧点醒他,无奈八戒不济,这没有遇到妖魔的时候,胜负已定了。
朋友们,观象是一个值得学习学习的技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兴趣就留意留意,慢慢积累点心得、顺天而行。但是万不可像修行人那样时时事事的去凝神思虑,这种高强度的精神活动是真正修行人的事情,就是真正的修行人、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入门的。何况,一念稍歪,便入歧途。
还是跟着人家唐三藏师徒继续观摩更靠谱。


(第三十二回下完)
附件缩图 附件缩图 按图片以浏览大图

名称:	032-78.jpg‎
浏览次数:	12
文件大小:	80.5 KB
ID:	239588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Digg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del.icio.us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StumbleUpon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Google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百度搜藏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QQ 书签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雅虎收藏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饭否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365Key 网摘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天极网摘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POCO 网摘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和讯网摘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做啥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i2Key 网摘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搜狐网摘 确认「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到 Technorati

标签: 编辑标签
分类
未分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