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限的生命去泡无限的妞
07-03-26, 07:33
作为独有的看家本领,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的QUATTRO和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的X-DRIVE都声称自己可以带来更好的行驶和操控性能。我们当然不能只听他们的一家之言,于是,一场谁主沉浮的较量在雪地上展开了……
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quattro采用自身的四轮驱动系统到今年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而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xDrive采用自主研发的四轮驱动系统才只有两年的时间。它们之中,谁的四轮驱动系统更出色,又出色在哪儿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奥迪A6 (http://www.autohome.com.cn/509/) 3.2 quattro和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525Xi身上。这是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较量,也是机械与电子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平衡四轮驱动与“后驱转四驱”之间的较量……总之,这是一场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斗争!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20-593381513.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7585237.jpg)
一场雪地上的较量即将开始……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两个选手的基本情况。
我们来说明一下观念的问题。从1980年起,四轮驱动在所有装配纵向布置发动机的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车型上就是必备配置,区别在于其采用对称的轴间差速器。也就是发动机的牵引力会在轴间平均分配,50%对50%。还有极少数的例外我们会在下文提及,奥迪A4 (http://www.autohome.com.cn/19/),A6,Allroad (http://www.autohome.com.cn/150/)和A8 quattro所有车型都是这样的配置。其中包括我们用来进行测试的这款奥迪A6 (http://www.autohome.com.cn/509/) 3.2 quattro。
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公司同样也推出了四轮驱动的车型。不过在慕尼黑立刻就选择出了稍微不同的设计方案——非对称式。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第一款3系车型1985版325iX的前轴扭力分配比例只有38%,而后轴是62%。在为数不多的几款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车型上也是这样的设计。直到2003年,在慕尼黑否决了轴间差速器的设计方案并采用xDrive方案。这个系统更加“不对称”:只有后轮才拥有恒时驱动。而前轮驱动是根据电子系统的判断,借助于多盘式离合器自动接通。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25-593381513.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1687765.jpg)
『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车厢内饰的风格平淡简约,采用对称设计』
起初,我们比较偏爱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quattro。因为对于这样的驱动系统,毕竟拥有25年的经验,以及众多成功的车型……除此之外,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采用的Torsen差速器是纯机械装置。它的性能特性在切齿机床上加工时就彻底形成了。而xDrive……控制离合器的程序中都有些什么指令?它的摩擦片何时收紧,力度如何,前轮的扭力分配比例是多少?这一切都是由程序员事先设计好的。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28-450535554.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822260.jpg)
在前排控制台的上部是带有iDrive系统简化菜单的显示屏。表面看上去只有通风器的温度和风速选择按键。风力的分配通过 iDrive系统来改变。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34-736227473.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9255658.jpg)
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和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的自动变速箱都是同一厂家的产品——ZF,但是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的变速箱换挡时明显要快一些。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4-13-147371280.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1498737.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4-15-4525321.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6802122.jpg)
『标配车型中前排座椅只有部分部位采用电控调节,而后排座椅的靠背无法折叠』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30-502874334.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9645630.jpg)
『按动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车钥匙上的按钮,坚硬有力的弹簧就会自动将行李厢门弹开』
在规定模式下,四轮驱动的宝马5系 (http://www.autohome.com.cn/65/)在柏油路上的表现与后轮驱动车型没有任何不同。都表现出了一流轿车的水准!对驾驶者操控动作的反应灵敏,拥有很高的侧向加速度,而速度方面也毫不示弱。不过其舒适性确实不够——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的悬架明显要比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硬的多。
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quattro采用自身的四轮驱动系统到今年已经有25年的历史了。而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xDrive采用自主研发的四轮驱动系统才只有两年的时间。它们之中,谁的四轮驱动系统更出色,又出色在哪儿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奥迪A6 (http://www.autohome.com.cn/509/) 3.2 quattro和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525Xi身上。这是传统与创新之间的较量,也是机械与电子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平衡四轮驱动与“后驱转四驱”之间的较量……总之,这是一场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斗争!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20-593381513.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7585237.jpg)
一场雪地上的较量即将开始……在这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两个选手的基本情况。
我们来说明一下观念的问题。从1980年起,四轮驱动在所有装配纵向布置发动机的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车型上就是必备配置,区别在于其采用对称的轴间差速器。也就是发动机的牵引力会在轴间平均分配,50%对50%。还有极少数的例外我们会在下文提及,奥迪A4 (http://www.autohome.com.cn/19/),A6,Allroad (http://www.autohome.com.cn/150/)和A8 quattro所有车型都是这样的配置。其中包括我们用来进行测试的这款奥迪A6 (http://www.autohome.com.cn/509/) 3.2 quattro。
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公司同样也推出了四轮驱动的车型。不过在慕尼黑立刻就选择出了稍微不同的设计方案——非对称式。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第一款3系车型1985版325iX的前轴扭力分配比例只有38%,而后轴是62%。在为数不多的几款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车型上也是这样的设计。直到2003年,在慕尼黑否决了轴间差速器的设计方案并采用xDrive方案。这个系统更加“不对称”:只有后轮才拥有恒时驱动。而前轮驱动是根据电子系统的判断,借助于多盘式离合器自动接通。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25-593381513.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1687765.jpg)
『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车厢内饰的风格平淡简约,采用对称设计』
起初,我们比较偏爱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quattro。因为对于这样的驱动系统,毕竟拥有25年的经验,以及众多成功的车型……除此之外,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采用的Torsen差速器是纯机械装置。它的性能特性在切齿机床上加工时就彻底形成了。而xDrive……控制离合器的程序中都有些什么指令?它的摩擦片何时收紧,力度如何,前轮的扭力分配比例是多少?这一切都是由程序员事先设计好的。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28-450535554.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822260.jpg)
在前排控制台的上部是带有iDrive系统简化菜单的显示屏。表面看上去只有通风器的温度和风速选择按键。风力的分配通过 iDrive系统来改变。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34-736227473.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9255658.jpg)
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和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的自动变速箱都是同一厂家的产品——ZF,但是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的变速箱换挡时明显要快一些。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4-13-147371280.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1498737.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4-15-4525321.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6802122.jpg)
『标配车型中前排座椅只有部分部位采用电控调节,而后排座椅的靠背无法折叠』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23-18-53-30-502874334.jpg (http://img.autohome.com.cn/2007/3/23/9645630.jpg)
『按动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车钥匙上的按钮,坚硬有力的弹簧就会自动将行李厢门弹开』
在规定模式下,四轮驱动的宝马5系 (http://www.autohome.com.cn/65/)在柏油路上的表现与后轮驱动车型没有任何不同。都表现出了一流轿车的水准!对驾驶者操控动作的反应灵敏,拥有很高的侧向加速度,而速度方面也毫不示弱。不过其舒适性确实不够——宝马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80/)的悬架明显要比奥迪 (http://car.autohome.com.cn/brand/79/)硬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