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版本 : 请教版里大虾拍摄中碰到的问题
各位大虾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在白天,阴天的情况下,低iso,快门不长于1s,景物阴影处或黑暗处有时会碰到很多躁点,好像调高2档iso一样,现在我只有牺牲部分阴影细节来弥补这个问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有没有相关经验?
有圖有真相 沒圖沒真相
麻煩請貼個圖吧 不然牽涉面太廣
仔细看啦看还是后期ps的问题,尤其是暗部,软件自动调整暗部和对比容易出现这种糟糕的图,今天看啦看拍的原始的设置没有问题,可能暗部还是有那么点细节丢失吧,有时候直方上面打擦边球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界内,嘿嘿。
不好意思。我用photoshop 加工raw.一般软件都自己有个自动调整,就搞出些搞笑的东西出来,哈哈。
出现噪点的部分应该是曝光不足所致,不管是在什么ISO
特别是在用软件后期强行调高亮度,会看的很清楚
所以测光很重要
出现噪点的部分应该是曝光不足所致,不管是在什么ISO
特别是在用软件后期强行调高亮度,会看的很清楚
所以测光很重要
給你拍拍手...呵呵
不是说啦么,直方没有信息丢失。难道室外温度太低的缘故?还是连拍的关系?或者cmos ccd 本身的宽容度不容许对曝光及亮度什么的过多的调整?
出现噪点的部分应该是曝光不足所致,不管是在什么ISO
特别是在用软件后期强行调高亮度,会看的很清楚
所以测光很重要
首先,我也是新手,新手之间讨论问题,有啥说啥。
直放图是个好东西,但我觉得不是你说的那么个意思。
直方图确实可以用来参考曝光,但不是用来衡量暗处细节或者亮处细节的。
所以说,看直方图来判断所有细节有没有保留下来,似乎不对。
不是说啦么,直方没有信息丢失。难道室外温度太低的缘故?还是连拍的关系?或者cmos ccd 本身的宽容度不容许对曝光及亮度什么的过多的调整?
有好经验要传授阿,大家也可以切磋切磋,那大虾你怎么看?我个人倒也不全信这个,不过简单明了点而已,只能说差不多够用。越来越觉得这些个ccd cmos 一路货拉,看来以后还非得玩玩sigma fuji才行。
有好经验要传授阿,大家也可以切磋切磋,那大虾你怎么看?我个人倒也不全信这个,不过简单明了点而已,只能说差不多够用。越来越觉得这些个ccd cmos 一路货拉,看来以后还非得玩玩sigma fuji才行。
虽然X3跟SUPERCCD此类感光元件能够提供更加优秀的效能
但是重点还是摄影的技巧
这么说的话那么卡片机不放大的片子也能出好片子就是这个意思,卡片机太轻便方便拉现在觉得,拍也没人注意你,不要太爽。
:13:
虽然X3跟SUPERCCD此类感光元件能够提供更加优秀的效能
但是重点还是摄影的技巧
这么说的话那么卡片机不放大的片子也能出好片子就是这个意思,卡片机太轻便方便拉现在觉得,拍也没人注意你,不要太爽。
:13:
没劲,你出佳为尼,搞不好我就要跳出泥坑了
主要是觉得画幅大小对我没什么意思没什么大用,还是色彩有意思,尼康好的机身看起来不错,不过片子也就那样,个人的感觉吧,也无关乎什么佳阿尼阿的,玩具么,想换就换,都玩玩才行,哈哈哈,兄台你跳出泥坑上哪个坑阿?:13:
没劲,你出佳为尼,搞不好我就要跳出泥坑了
主要是觉得画幅大小对我没什么意思没什么大用,还是色彩有意思,尼康好的机身看起来不错,不过片子也就那样,个人的感觉吧,也无关乎什么佳阿尼阿的,玩具么,想换就换,都玩玩才行,哈哈哈,兄台你跳出泥坑上哪个坑阿?:13:
呵呵,你所谓这个"玩具",对我来说太贵了.要节衣缩食很多年.
还在考虑,反正现在没有设备,到时候觉得什么合适就出手.
我很在意相机的投入/产出比
虽然D80挂了,但是投入/产出持平.相当于没有玩,实际上也貌似没有玩,哈哈
什么东西不是这样啊,游戏机,相机不都这个德性,玩玩吧,不过要是以后都出性能强劲的类DP1类的,绝对跳槽。
什么东西不是这样啊,游戏机,相机不都这个德性,玩玩吧,不过要是以后都出性能强劲的类DP1类的,绝对跳槽。
DP1很鸡肋,DP2都出来了
两个都是借鸡生蛋
知道都不行,否则怎么叫“类DP1类“呵呵,不过以后要是能那么小那么便携确实不错。
Fuji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机子都不是完美的。。。。。
其实特别期待fuji s6 pro,哈哈哈,毕竟分辨率高点应该,还有躁点好点才好,不过那天看到d300的躁点就不知道s6 pro 会怎么样啦。
FUJI S6 PRO估计是没有希望了
SUPER CCD的上限已经达到了,600 + 600
倾斜式的CCD制作起来可不容易,这个也是为什么S3到S5换汤不换药
最近貌似FUJI在玩中副相机,它还是去做4/3吧
其实特别期待fuji s6 pro,哈哈哈,毕竟分辨率高点应该,还有躁点好点才好,不过那天看到d300的躁点就不知道s6 pro 会怎么样啦。
如果有雄厚的經濟實力 可以經常更換新機
真的比較期待前輩的一些開箱測試文
讓我們後輩可以根據實際的用戶經驗
來評估未來換機的走向 大家都會很感激的
fuji s6 pro
2340万像素
尼康D700机身
新一代全副super ccd
高感
动态范围或连拍速度可选
08年底发布
看样子价格绝对低不了,不过机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啦都,准备钱吧
fuji s6 pro
2340万像素
尼康D700机身
新一代全副super ccd
高感
动态范围或连拍速度可选
08年底发布
看样子价格绝对低不了,不过机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啦都,准备钱吧
呵呵,原来在说这个,挺搞笑的.
宣传中说51个都是十字对焦点,貌似D3/D700/D300的CAM-3500只有15个十字对焦点.
另外,以CCD的弊端来说,做到1000MP像素就很难了,而且很难做到多对焦点(D2XS用1200MP的CCD做了11个十字对焦点,D3用1200MP的CMOS做了51个对焦点(15个十字对焦点)).
更别说CCD做全篇幅了.FUJI想做FX,就要重新设计CMOS, 要注意噢,CCD跟CMOS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如果真的有S6,估计还是1200MP(600+600)APS装D300里, 用新的CAM-3500 51点对焦, 最多用第二代RP PROCESSOR PRO.继续换汤不换药....
推荐LZ考虑S5PRO
虽然只有1200MP (实际像素600MP, R + S = 1200是用来骗人的),虽然只有3FPS,但是FUJI的色彩,还是很迷人的,高ISO表现也优秀,价格便宜. 众多NIKKOR镜头可以使用,经过多年市场考验,很成熟的产品
S3貌似宽容度很大,可以达到10级,不过一般的显示器只能达到个6级7级,劝LZ多用RAW出图,顺便买个EIZO用于后制,否则普通显示器颜色不准确,片子看的发灰
我继续在D700跟5DM2中彷徨
眺望远方的D3
S6 Pro?
就算有的话,我觉得也是12MP+3FPS。
d700分量不错,至少带着还稍微轻点。d3再好,我背不动,不考虑,同理也不考虑佳能1系。旅游背着是负担。其实要是fuji真出全副我觉得也难说,以前柯达就有全副ccd,面积大那么多,fuji也搞不定能出个,sf100上的新一代ccd已经开始用拉。其实个人就是冲颜色去的,连拍能有个2,3张足够,又不拍体育。outuo兄台建议不错,其实个人也在看新机像素及夜景怎么样,要是价格太夸张,很多太虚的话就上s5.还有听说fuji售后不怎么样。
不拍体育要那么50 ,100个点有什么用,对我来说阿,呵呵。有那么分开的几个就够啦,对拉,问下d700几个点是十字2。8的?
Fuji。。。。。。。
DP对S5 Pro的意见是,6MP插值成12MP。
这也是Fuji不锐的原因。
至于颜色,个人喜好所致。
fuji不锐是因为ccd 滤镜是柔镜,有个德国人自己把那个去掉就很锐拉,看完汗。。。
个人觉得fuji的片如果不是出大幅的片,或要冲大幅的,所谓的不锐点也可以接受
不拍体育要那么50 ,100个点有什么用,对我来说阿,呵呵。有那么分开的几个就够啦,对拉,问下d700几个点是十字2。8的?
CAM-3500 有15个十字对焦点
fuji不锐是因为ccd 滤镜是柔镜,有个德国人自己把那个去掉就很锐拉,看完汗。。。
我忍,那个是低通滤镜
low pass filter,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高频部份滤掉而输出低频部份
降低锐度是为了抗摩尔纹
是低通啊。。。。。原来
不锐是因为s5 Pro是6MP,然后插值到12MP
可以去dpreview,里面有科学的实验。
我忍,那个是低通滤镜
low pass filter,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高频部份滤掉而输出低频部份
降低锐度是为了抗摩尔纹
不拍体育要那么50 ,100个点有什么用,对我来说阿,呵呵。有那么分开的几个就够啦,对拉,问下d700几个点是十字2。8的?
对焦点多,对焦更快更精确更容易构图
是低通啊。。。。。原来
不锐是因为s5 Pro是6MP,然后插值到12MP
可以去dpreview,里面有科学的实验。
正解
SUPERCCD实际像素为出图像素的(1/2),这个是它的设计原理
是低通啊。。。。。原来
不锐是因为s5 Pro是6MP,然后插值到12MP
可以去dpreview,里面有科学的实验。
突然想到,还要补充一下,低通还有个作用是保护CCD/CMOS,顺便添加放静电图层
大虾们,我知道那个叫低通,fuji的介绍也是像你说的,减少紫边什么的,当然也有保护什么的,有个德国人把那个自己DIY去掉,然后拍片就很锐,我就是说他们自己试验的,似乎有柔光的作用,我说它像柔光镜你说对不对.
突然想到,还要补充一下,低通还有个作用是保护CCD/CMOS,顺便添加放静电图层
几个2.8的?
CAM-3500 有15个十字对焦点
那位大哥怎么把Low Pass弄掉的???
大虾们,我知道那个叫低通,fuji的介绍也是像你说的,减少紫边什么的,当然也有保护什么的,有个德国人把那个自己DIY去掉,然后拍片就很锐,我就是说他们自己试验的,似乎有柔光的作用,我说它像柔光镜你说对不对.
整个链接上来吧
很多人看完片都惊奇不已,哈哈哈,不过真疯狂。
自己看http://forums.dpreview.com/forums/read.asp?forum=1020&message=28346694
很锐吗?
镜头是N家百微的说!
你是C家用户,去买个百微,自己试试微焦好了。。。。
自己看http://forums.dpreview.com/forums/read.asp?forum=1020&message=28346694
我对锐度没有什么追求。fuji s5本身确实100%有点肉,不过这个100%锐度已经提高拉很多,至少对那些抱怨s5太肉的人来说锐度已经可以接受,他去掉拉机器上本身的AA 滤镜,真是DIY到家啦都。
用这个镜头,不去掉Low Pass会有什么差别呢?
我对锐度没有什么追求。fuji s5本身确实100%有点肉,不过这个100%锐度已经提高拉很多,至少对那些抱怨s5太肉的人来说锐度已经可以接受,他去掉拉机器上本身的AA 滤镜。
我比你还关心这个,不过没有找到原片,不过看过很多s5的片子,包括微距,确实有点肉(没有这么锐),至于尼头百微怎么个锐法也不清楚,可惜我也不玩锐度,大虾上几个尼头百微片给看看,好比较比较,佳能的百微也比较比较看,有个参照。以后s5怎么个锐度是顶也就心里有数拉.呵呵
用这个镜头,不去掉Low Pass会有什么差别呢?
移除low pass其实很简单,需要拆机,最后暴露出CCD(这里是S5PRO)
好处, 成像更加锐利
弊端,CCD缺乏保护(很脆弱的部件), 除尘的过程成为相机杀手, 出现其它光学现象,例如著名的摩尔纹
啦啦啦
没事别跟相机过不去
出片锐度可以通过后期调整,锐度过高也不是好事.
看看NIKON跟CANON就知道了,特别是标准JPEG.
他订的是一块不知道什么玻璃或滤镜的来代替原来的AA filter.这帮人真舍得下手阿。哈哈
移除low pass其实很简单,需要拆机,最后暴露出CCD(这里是S5PRO)
好处, 成像更加锐利
弊端,CCD缺乏保护(很脆弱的部件), 除尘的过程成为相机杀手, 出现其它光学现象,例如著名的摩尔纹
啦啦啦
没事别跟相机过不去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4.2.4 Copyright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文版开发 HstarVbb团队 & yo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