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论坛

浏览完整版本 : FQ



helloyoko
08-03-31, 04:06
愤青是“愤怒青年”的缩写,指在1960年代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0%E5%B9%B4%E4%BB%A3&variant=zh-hans)欧美左翼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7%A6%E7%BF%BC&variant=zh-hans)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邵氏电影公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2%B5%E6%B0%8F%E7%94%B5%E5%BD%B1%E5%85%AC%E5%8F%B8&variant=zh-hans)在1973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3%E5%B9%B4&variant=zh-hans)出品的影片《愤怒青年》[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4%A4%E9%9D%92&variant=zh-hans#_note-0),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这称呼。虽然“愤怒青年”一词略带贬义,但也有名人不怕承认自己是。[2]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4%A4%E9%9D%92&variant=zh-hans#_note-1)。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并在1990年代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0%E5%B9%B4%E4%BB%A3&variant=zh-hans)中后成为中国大陆网络语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D%91%E7%BB%9C%E8%AF%AD%E8%A8%80&variant=zh-hans)中的专有词汇。[来源请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8%97%E6%98%8E%E4%BE%86%E6%BA%90&variant=zh-hans)用来形容中国大陆的激进中国民族主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B%BD%E6%B0%91%E6%97%8F%E4%B8%BB%E4%B9%89&variant=zh-hans)者。[来源请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8%97%E6%98%8E%E4%BE%86%E6%BA%90&variant=zh-hans)愤青另有粪青[3]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4%A4%E9%9D%92&variant=zh-hans#_note-2)、FQ等变体称呼,这些变体多带贬意和戏谑色彩。四个字的原称反而不常用。[4]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4%A4%E9%9D%92&variant=zh-hans#_note-3)
愤青最初是指具有较强烈的中国民族主义信念,特别是爱国主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8%B1%E5%9B%BD%E4%B8%BB%E4%B9%89&variant=zh-hans)信念,且具有较激进的思想(如极端民族主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E%81%E7%AB%AF%E6%B0%91%E6%97%8F%E4%B8%BB%E4%B9%89&variant=zh-hans))、言论或行动的中国大陆人士,而其中均以大陆网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D%91%E6%B0%91&variant=zh-hans)人数居多。[来源请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8%97%E6%98%8E%E4%BE%86%E6%BA%90&variant=zh-hans)至于温和的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大陆的其它民族主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0%91%E6%97%8F%E4%B8%BB%E4%B9%89&variant=zh-hans)者、以及中国大陆以外的中国民族主义者,一般不被认为是愤青。[来源请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8%97%E6%98%8E%E4%BE%86%E6%BA%90&variant=zh-hans)
但现在,愤青在大陆网络上已经可以指代所有观点极端者,无论其本人立场到底支持哪一方。因此又产生了“左愤”、“右愤”一类的说法。近年来,也把受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称为“幼愤”。[来源请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8%97%E6%98%8E%E4%BE%86%E6%BA%90&variant=zh-hans)至于“愤青”本词是褒是贬因人而异,很多人将其作为贬义词来抨击此这一群体,而大多数人同意“粪青”是个冒犯称呼。[来源请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8%97%E6%98%8E%E4%BE%86%E6%BA%90&variant=zh-hans)除此,相对名词尚有小资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0%8F%E8%B5%84&variant=zh-hans)、精英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2%BE%E8%8B%B1&variant=zh-hans)、甚至汉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C%A2%E5%A5%B8&variant=zh-hans)等等。[来源请求]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E5%88%97%E6%98%8E%E4%BE%86%E6%BA%90&variant=zh-hans)

风痕
08-04-01, 01:13
怎么好好解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