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版本 : 萨达姆·侯赛因-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萨达姆·侯赛因·马吉德·提克里特(阿拉伯语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8%BF%E6%8B%89%E4%BC%AF%E8%AF%AD&variant=zh-cn):صدام حسين عبدالمجيد التكريتي,1937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37%E5%B9%B4&variant=zh-cn)4月2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4%E6%9C%8828%E6%97%A5&variant=zh-cn)—2006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6%E5%B9%B4&variant=zh-cn)12月3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30%E6%97%A5&variant=zh-cn)),简称萨达姆·侯赛因(صدام حسي),1979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B0%E6%B9%BE&一般译作<b>萨达姆·海珊</b>,从<a href=)至2003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3%E5%B9%B4&variant=zh-cn)任伊拉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variant=zh-cn)总统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0%BB%E7%BB%9F&variant=zh-cn)、伊拉克最高军事将领、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与伊拉克复兴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E5%A4%8D%E5%85%B4%E5%85%9A&variant=zh-cn)总书记等职。
2003年伊拉克战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E6%88%98%E4%BA%89&variant=zh-cn)中,其政权被美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C%8B&variant=zh-cn)推翻,萨达姆逃亡半年后亦被美军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8%BB%8D&variant=zh-cn)掳获。经法庭审判,于2006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6%E5%B9%B4&variant=zh-cn)11月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1%E6%9C%885%E6%97%A5&variant=zh-cn)被判绞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5%9E%E5%88%91&variant=zh-cn),并于12月3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30%E6%97%A5&variant=zh-cn)当地时间清晨6时05分执行。[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note-xinhua11)
萨达姆于1984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4%E5%B9%B4&variant=zh-cn)获得法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95%E5%AD%A6&variant=zh-cn)博士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A%E5%A3%AB&variant=zh-cn)学位,1976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6%E5%B9%B4&variant=zh-cn)获得军事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6%9B%E4%BA%8B%E5%AD%A6&variant=zh-cn)硕士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1%95%E5%A3%AB&variant=zh-cn)学位,育有两子三女,两子为乌代·侯赛因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9%8C%E4%BB%A3%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和库赛·侯赛因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A%93%E8%B5%9B%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他们原本为萨达姆政权的接班人,但在伊拉克战争后逃亡期间被美军发现,在战斗中被击毙。
生平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2)] 童年
萨达姆·侯赛因生于伊拉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variant=zh-cn)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F%90%E5%85%8B%E9%87%8C%E7%89%B9&variant=zh-cn)市外的阿瓦扎村,其母Subha Tulfah al-Mussallat为他取名“萨达姆”,在阿拉伯文中解作“起来抗争的人”。他出生六个月后,其父Hussein 'Abd al-Majid失纵,同时他的13岁兄长亦因癌病逝世,令母亲患上抑郁症。萨达姆早年寄养在叔父的家中,住至3岁。[2]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note-ref5)
不久后,萨达姆母亲重婚,后父对他极其严厉,在10岁那年,他逃离家庭,跑到巴格达投靠其叔父Kharaillah Tulfah. Tulfah。这位叔父是虔诚的逊尼派教徒,其女儿后来亦嫁给萨达姆,终其一生,他新投靠的这批家族,成为萨达姆政治生涯的忠实支持者。他曾说,叔父是武装民族主义者,从他身上学习不少知识。萨达姆本身正是在这位叔父安排下,入读巴格达的民族主义学校。
1956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6%E5%B9%B4&variant=zh-cn)10月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variant=zh-cn),他加入反对亲英统治者的起义;1956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6%E5%B9%B4&variant=zh-cn)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8%BF%E6%8B%89%E4%BC%AF%E5%BE%A9%E8%88%88%E7%A4%BE%E6%9C%83%E9%BB%A8&variant=zh-cn),此后几年中他在党内职务迅速提升,并长期担任地区领导机构的副总书记职务。1958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8%E5%B9%B4&variant=zh-cn),参加了反对原伊拉克国王的政变(失败)。1959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59%E5%B9%B4&variant=zh-cn)10月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variant=zh-cn),参加了刺杀总理卡桑的行动,被伊拉克政府判处死刑,而他本人则经叙利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99%E5%88%A9%E4%BA%9A&variant=zh-cn)逃到埃及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F%83%E5%8F%8A&variant=zh-cn)。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3)] 美国扶植
1960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0%E5%B9%B4&variant=zh-cn),在埃及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F%83%E5%8F%8A&variant=zh-cn)开罗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80%E7%BD%97&variant=zh-cn)大学学法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95%E5%AD%A6&variant=zh-cn)时他开始与美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B%BD&variant=zh-cn)中央情报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A4%AE%E6%83%85%E6%8A%A5%E5%B1%80&variant=zh-cn)(CIA)接触。当时美国担心伊拉克政府与共产党的关系日益密切,中情局于是向复兴党及其他反政府势力提供援助。[3]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note-Morris)
1963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3%E5%B9%B4&variant=zh-cn)2月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8%E6%97%A5&variant=zh-cn),在复兴 党发动军事政变夺权后回到伊拉克巴格达,但同年11月,当时的总统阿里夫大举缉捕复兴党人,他亦在1964年被捕。1964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4%E5%B9%B4&variant=zh-cn)被判刑并被关进监狱,在狱中当选复兴党副总书记,并在1967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7%E5%B9%B4&variant=zh-cn)越狱,此时的萨达姆已是复兴党的领导人之一。
1968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68%E5%B9%B4&variant=zh-cn)7月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variant=zh-cn),回到伊拉克协助发动政变,推翻阿里夫总统,使复兴党再次掌权,翌年成为革命指挥部的副总书记以及宣传部长和安全部长。
1972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2%E5%B9%B4&variant=zh-cn)6月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6%E6%9C%881%E6%97%A5&variant=zh-cn)起他开始将外国的石油公司国家化并将石油收入用来建造军队,一年后晋升为军队将军。1975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5%E5%B9%B4&variant=zh-cn)3月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3%E6%9C%88&variant=zh-cn),与伊朗国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9C%97%E5%9B%BD%E7%8E%8B&action=edit)签订协议,伊朗停止支持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叛乱。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4)] 就任总统
1979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79%E5%B9%B4&variant=zh-cn)7月16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16%E6%97%A5&variant=zh-cn),就任总统,成为伊拉克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原总统贝克尔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4%9D%E5%85%8B%E5%B0%94&variant=zh-cn)被迫下台改任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E9%9D%A9%E5%91%BD%E6%8C%87%E6%8C%A5%E5%A7%94%E5%91%98%E4%BC%9A&action=edit)主席。其任内两大政绩包括发展经济及阻止伊拉克分裂。
伊拉克未成为现代国家前,原为鄂图曼帝国的一省,内地种族、宗教及经济差异极其分离:什叶派与逊尼派的交恶,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的积怨、部族首领与城市新兴商人阶级的斗争,一直困扰伊拉克国境。萨达姆上任后,曾大力发展经济及福利,以争取民众支持;同时亦改革党内权力架构,避免政变再次发生。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5)] 两伊战争
1980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0%E5%B9%B4&variant=zh-cn)9月2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22%E6%97%A5&variant=zh-cn),在两伊边境发生一系列冲突事件之后,萨达姆·侯赛因发动了持续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并获得美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B%BD&variant=zh-cn)提供包括化学武器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C%96%E5%AD%A6%E6%AD%A6%E5%99%A8&action=edit)在内的大量武器支援。1988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8%E5%B9%B4&variant=zh-cn)3月16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3%E6%9C%8816%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军队对库尔德城镇哈拉卜沙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3%88%E6%8B%89%E5%8D%9C%E6%B2%99&action=edit)发动化学武器袭击,在一天之内造成超过5000名库尔德人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A%93%E5%B0%94%E5%BE%B7%E4%BA%BA&variant=zh-cn)死亡,1万余人受伤。(另据斯蒂文·佩尔蒂埃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AF%E8%92%82%E6%96%87%C2%B7%E4%BD%A9%E5%B0%94%E8%92%82%E5%9F%83&action=edit)在《纽约时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A%BD%E7%BA%A6%E6%97%B6%E6%8A%A5&variant=zh-cn)》撰文指出,中央情报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A4%AE%E6%83%85%E6%8A%A5%E5%B1%80&variant=zh-cn)对从现场搜集到的有毒物质样品进行检验认定:造成库尔德人大量死亡是伊朗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9C%97&variant=zh-cn)的氰化物基毒气。)据称,这是二战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98&variant=zh-cn)之后化学武器最大规模的一次使用,也是历史上动用化学武器对付平民的最大一次军事行动。1988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8%E5%B9%B4&variant=zh-cn)8月2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8%E6%9C%8820%E6%97%A5&variant=zh-cn),两伊正式停火,两伊战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4%E4%BC%8A%E6%88%98%E4%BA%89&variant=zh-cn)结束,但伊拉克对库尔德人的镇压仍然继续。
入侵科威特1990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0%E5%B9%B4&variant=zh-cn)8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8%E6%9C%882%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7%91%E5%A8%81%E7%89%B9&variant=zh-cn),萨达姆对外宣布“科威特为伊拉克的一个省”,联合国安理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1%94%E5%90%88%E5%9B%BD%E5%AE%89%E7%90%86%E4%BC%9A&variant=zh-cn)开始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从此伊拉克在国际上被孤立。1991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1%E5%B9%B4&variant=zh-cn)1月1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E6%9C%8817%E6%97%A5&variant=zh-cn),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5%B7%E6%B9%BE%E6%88%98%E4%BA%89&variant=zh-cn),开始对伊拉克和被占领的科威特进行代号为“沙漠风暴行动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2%99%E6%BC%A0%E9%A3%8E%E6%9A%B4%E8%A1%8C%E5%8A%A8&action=edit)”的大规模空袭。空袭在2月2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28%E6%97%A5&variant=zh-cn)结束,伊拉克部队在萨达姆领导下决定退出入侵科威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7%91%E5%A8%81%E7%89%B9&variant=zh-cn)。
1995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95%E5%B9%B4&variant=zh-cn)10月1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15%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侯赛因在总统选举中以超过99%的得票率当选。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7)] 美国攻伊战争
2002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2%E5%B9%B4&variant=zh-cn)10月1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15%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在总统选举中以100%的得票率当选。美国曾指控他使用武力镇压政治持不同意见者与竞选对手。2002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2%E5%B9%B4&variant=zh-cn)12月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7%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为入侵科威特道歉,但同时对科威特领导层进行指责,科威特拒绝接受他的道歉。2003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3%E5%B9%B4&variant=zh-cn)2月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2%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侯赛因否认伊拉克有违禁武器,否认与基地组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F%BA%E5%9C%B0%E7%BB%84%E7%BB%87&variant=zh-cn)有任何关系;3月1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3%E6%9C%8815%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开始备战,全国被分为四个军区;3月2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3%E6%9C%8820%E6%97%A5&variant=zh-cn),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攻击,美伊战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4%BC%8A%E6%88%98%E4%BA%89&variant=zh-cn)(或称“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开始实施“斩首行动”;4月9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4%E6%9C%889%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在巴格达的雕像被推倒,标志着美军占领了巴格达,伊拉克的政权被摧毁,萨达姆·侯赛因结束了其24年的统治生涯,下落不明。战后虽然一再出现据说是他的号召伊拉克人民反抗入侵者的录音磁带,但其真实性一直未被证实。美国情报机构认为萨达姆·侯赛因依然生存,并潜伏在伊拉克。2003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3%E5%B9%B4&variant=zh-cn)7月22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22%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侯赛因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被美军击毙;12月1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13%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时间晚上八时,他在家乡提克里特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F%90%E5%85%8B%E9%87%8C%E7%89%B9&variant=zh-cn)被捕。经过一次迅速的DNA测试,确定是萨达姆·侯赛因本人。2004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4%E5%B9%B4&variant=zh-cn)1月1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E6%9C%8810%E6%97%A5&variant=zh-cn),美国正式宣布根据日内瓦公约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7%A5%E5%86%85%E7%93%A6%E5%85%AC%E7%BA%A6&variant=zh-cn)确定萨达姆·侯赛因为战俘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8%98%E4%BF%98&variant=zh-cn),并获得战俘待遇和权利。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8)] 审判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e/Poker_Saddam_Ace.JPG/300px-Poker_Saddam_Ace.JP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Poker_Saddam_Ace.JPG&variant=zh-cn)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Poker_Saddam_Ace.JPG&variant=zh-cn)
美国扑克牌通缉令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9%91%E5%85%8B%E7%89%8C%E9%80%9A%E7%BC%89%E4%BB%A4&variant=zh-cn)黑桃A为萨达姆
2004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4%E5%B9%B4&variant=zh-cn)6月3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6%E6%9C%8830%E6%97%A5&variant=zh-cn),美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了萨达姆·侯赛因和前政权的11名高官的司法羁押权(包括司法管辖权),但仍由美军负责看守,并宣布,萨达姆·侯赛因不再是战俘的身份,同一天伊拉克临时政府司法部门正式宣布逮捕萨达姆·侯赛因。7月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1%E6%97%A5&variant=zh-cn),伊临时政府特别法庭(the Iraqi Special Tribunal,伊拉克管理委员会根据《伊拉克特别法庭规约》而成立的一个司法机构,其合法性已由生效的伊拉克临时宪法进行确认)上进行了萨达姆的第一次聆讯(听证),法官对其宣读了控告书,萨达姆·侯赛因拒绝承认有罪并拒绝在法庭文件上签字。萨达姆·侯赛因的辩护律师并未出席第一次聆讯,萨达姆·侯赛因的第一任妻子随后雇用了一个国际律师团为萨达姆辩护。随后法庭的现场录像向公众公布,这是萨达姆·侯赛因自被捕以来,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伊拉克特别法庭指控萨达姆的罪行包括: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8/WikiNews-Logo.svg/55px-WikiNews-Logo.svg.pn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WikiNews-Logo.svg&variant=zh-cn)
维基新闻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B4%E5%9F%BA%E6%96%B0%E9%97%BB&variant=zh-cn)相关报导: 萨达姆的辩护律师被赶出法庭 (http://zh.wikinews.org/wiki/%E8%90%A8%E8%BE%BE%E5%A7%86%E7%9A%84%E8%BE%A9%E6%8A%A4%E5%BE%8B%E5%B8%88%E8%A2%AB%E8%B5%B6%E5%87%BA%E6%B3%95%E5%BA%AD)
1982年下令处决140多名杜贾尔村人,拷打并监禁一千多人,报复其对自己刺杀未遂的行动。
1987-1988年间下令实施安法尔(Anfal,意为战利品)行动,在伊拉克北部对库尔德人进行种族灭绝计划,有证人披露,仅1987至1988年间就有50万库尔德人或被迫害至死,或被当场处决。
1988年,使用化学武器袭击库尔德人城镇哈莱卜杰,造成大约5000名库尔德人死亡,1万人受伤。
1990年入侵并占领科威特7个月。
1991年,在伊拉克南部镇压什叶派穆斯林起义。
从1991年起推行所谓“阿拉伯化计划”,没收库尔德人之土地并剥夺其粮食,将数千名库尔德人从伊拉克北部驱逐到伊朗。
1983年下令杀害库尔德民主党领导人巴尔扎尼所在部族8000人。
在1991年镇压什叶派起义后,下令在伊南部湿地修堤筑坝,破坏伊拉克南部湿地。
被控炮轰伊拉克东北部城市、石油重镇基尔库克。
在1974年处决5名什叶派宗教人物。
下令暗杀反政府政治活动人士。
迫害宗教团体。
迫害非宗教团体。
迫害和镇压政治团体。
杜贾尔村案1982年7月8日,萨达姆前往巴格达以北约90公里的杜贾尔村,拜会当地的部族长老。随后萨达姆车队离开村子,在经过一片海枣林时,遭到属于反萨达姆的达瓦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E%BE%E7%93%A6%E5%85%9A&action=edit)19名枪手的伏击。萨达姆的保镖进行还击。激烈的枪战持续了数小时之久。伊拉克军队最后出动了武装直升机和步兵团将萨达姆救出战场。萨数名保镖身亡,伏击者9人被打死,余下的伏击者转道逃到伊朗。
逃过暗杀后,萨达姆表示自己不会对这次暗杀行动进行报复。在他的公开讲话中说:“这几枪不会吓怕伊拉克人民,也不会吓倒萨达姆·侯赛因。我们会找出凶手,可能有3个、4个或5个人。但这里39000名杜贾尔村民是和革命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如何区分。”
但从第二天开始,伊安全部门在整个杜贾尔村开始抓人,根据后来的统计,多人被严刑拷打,总共有1500人被投进监狱,143人死亡。首席检察官加法尔·穆萨维指控说,萨达姆离开杜贾尔村几个小时后,大批共和国卫队、安全部队、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以及情报人员封锁了整个村庄。直升机在空中盘旋,不时向地面射击,许多村民当场死亡。穆萨维说,根据萨达姆在录像带中的讲话,袭击者“至多10人”,而因这一事件遇害的人数却有将近150人。
据信此项指控证据最充分、最容易审判和最容易定罪。证据包括了当年杜贾尔村被害村民的名单,那是一份法庭判决书,上面有着萨达姆的签名。还有一样证据是一盘记录了萨达姆在杜贾尔村亲自审问“嫌犯”情景的录像带。面对这些证据,萨达姆辩护律师团曾辩称,当年伊拉克革命法庭判决村民死刑,萨达姆只是作为国家元首在执行死刑的命令上签字,完全符合当时的司法程序。
2005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5%E5%B9%B4&variant=zh-cn)7月16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16%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特别法庭主审法官拉伊德·朱希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B%89%E4%BC%8A%E5%BE%B7%C2%B7%E6%9C%B1%E5%B8%8C&action=edit)宣布即将审判萨达姆,并表示针对萨达姆·侯赛因的第一项正式指控是,萨达姆·侯赛因涉嫌在1982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982%E5%B9%B4&variant=zh-cn)针对他的一次未遂暗杀事件后杀害了位于巴格达以北60多公里处的杜贾尔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9C%E8%B4%BE%E5%B0%94%E6%9D%91&variant=zh-cn)的143名什叶派穆斯林居民。7月2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28%E6%97%A5&variant=zh-cn),特别法庭就该项指控举行了预审听证会。萨达姆·侯赛因在两家约旦报纸8月2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8%E6%9C%8821%E6%97%A5&variant=zh-cn)刊出的一封信中指出,他会为了阿拉伯大业牺牲自己。他在透过国际红十字会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B%BD%E9%99%85%E7%BA%A2%E5%8D%81%E5%AD%97%E4%BC%9A&variant=zh-cn)转交一名约旦友人的这封信中说:“我的灵魂和我的存在将为我们弥足珍贵的巴勒斯坦和我们挚爱、坚忍而受苦受难的伊拉克牺牲。”8月2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8%E6%9C%8823%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侯赛因证实除了一位伊拉克律师杜莱米之外他已解雇了整个国际律师辩护团。8月2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8%E6%9C%8828%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总统贾拉勒·塔拉巴尼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B4%BE%E6%8B%89%E5%8B%92%C2%B7%E5%A1%94%E6%8B%89%E5%B7%B4%E5%B0%BC&variant=zh-cn)表示,如果萨达姆·侯赛因被判死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AD%BB%E5%88%91&variant=zh-cn),他不会在萨达姆·侯赛因的死刑执行令上签字,塔拉巴尼在两周前签署了自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倒台之后的首份死刑执行令,而有更多的死刑执行令尚未签署。一旦杜贾尔村屠杀案的指控得以成立的话,萨达姆·侯赛因将有可能面临死刑判决。伊拉克过渡政府发言人库贝于9月4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4%E6%97%A5&variant=zh-cn)证实对萨达姆·侯赛因就杜贾尔村屠杀什叶派居民一案的第一次审判将从10月19日开始,而10月15日将就新宪法举行全民公决。与萨达姆·侯赛因一起受审的还有七名前政权高官。9月6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6%E6%97%A5&variant=zh-cn)来自伊拉克临时政府的消息,审讯萨达姆·侯赛因获得重要证据,并且萨达姆·侯赛因已经在证词上签字,包括像“亲自下达处决令”发动1987年至1988年的安法尔战役这样的口供,但萨达姆·侯赛因坚称自己的行为在他的统治期间合法。10月1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18%E6%97%A5&variant=zh-cn),英国《泰晤士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3%B0%E6%99%A4%E5%A3%AB%E6%8A%A5&variant=zh-cn)》报道,参加审判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一案的有关法官近几个月在英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B%B1%E5%9B%BD&variant=zh-cn)接受了秘密培训。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d/TrialSaddam.jpg/250px-TrialSaddam.jp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TrialSaddam.jpg&variant=zh-cn) 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TrialSaddam.jpg&variant=zh-cn)
侯赛因战败被捕后,在法庭上答辩。
审判于10月19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19%E6%97%A5&variant=zh-cn)当地时间午后不久正式开始。法庭是前复兴社会党全国指挥部内的一个房间。伊拉克特别法庭以反人类罪正式对萨达姆进行审判。萨达姆拒绝说明身份,并拒绝承认有罪。萨达姆反问法庭的合法性:“你们是谁?这个法庭想怎样?”“我仍保有身为伊拉克总统的宪法权利,我不承认授权你们的组织…以不公正为基础的就是不正当…我不会回答这个所谓的法庭及其所有相关人士的问题。”法庭宣布对前总统萨达姆的审判已经结束,将休庭至11月28日再次开始。伊拉克特别法庭审判长阿明表示,推迟对伊前总统萨达姆审判的主要原因是许多证人由于过于害怕不愿出庭作证。伊拉克警方10月2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20%E6%97%A5&variant=zh-cn)称,一名萨达姆及7名前政权高官辩护律师团成员萨阿敦·萨吉尔·贾纳比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9%98%BF%E6%95%A6%C2%B7%E8%90%A8%E5%90%89%E5%B0%94%C2%B7%E8%B4%BE%E7%BA%B3%E6%AF%94&variant=zh-cn)在巴格达办公室中被武装人员绑架。伊拉克律师协会一名官员10月2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21%E6%97%A5&variant=zh-cn)说,遭绑架的萨达姆案辩护律师贾纳比已被杀害,警方已经找到了他的尸体。英国《星期日快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8%9F%E6%9C%9F%E6%97%A5%E5%BF%AB%E6%8A%A5&action=edit)》10月2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23%E6%97%A5&variant=zh-cn)报道,负责审讯萨达姆的5名法官和主要检举律师目前已与美英政府达成一项“台下交易”:一旦审萨工作完成,他们与其家人将被获准移民美英两国重新开始“新生”。11月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1%E6%9C%888%E6%97%A5&variant=zh-cn),又一名辩护律师团的律师在巴格达乘坐的汽车里被枪手开枪打死。同车的另一名律师中弹受伤。死亡的律师名叫祖拜迪,他负责替前副总统拉马丹辩护。
11月28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1%E6%9C%8828%E6%97%A5&variant=zh-cn),法庭在巴格达重新开庭,萨达姆向法官发难,谴责法庭对他的“非人待遇”。[2]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470000/newsid_4477100/4477170.stm)12月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5%E6%97%A5&variant=zh-cn),辩护律师杜莱米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9C%E8%8E%B1%E7%B1%B3&action=edit)对审判萨达姆的特别法庭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但首席法官坚持继续进行审判程序。辩护律师们走出法庭表示抗议,审判不得不再次休庭。[3]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490000/newsid_4498900/4498930.stm)一个多小时以后,律师们重新返回法庭,审判恢复。第一位证人艾哈迈德·哈桑·默罕默德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9%BE%E5%93%88%E8%BF%88%E5%BE%B7%C2%B7%E5%93%88%E6%A1%91%C2%B7%E9%BB%98%E7%BD%95%E9%BB%98%E5%BE%B7&action=edit)也在法庭上露面,他描述了杜杰勒大屠杀的情况。[4] (http://news.bbc.co.uk/go/rss/-/chinese/simp/hi/newsid_4500000/newsid_4500700/4500730.stm)12月6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6%E6%97%A5&variant=zh-cn),一位女证人在幕后作证,出于安全考虑,她的声音经过处理。后来因技术原因,法庭下令暂时休庭。[5] (http://news8.thdo.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500000/newsid_4502500/4502508.stm)这时,萨达姆大喊“我再不到这个没有公正的法庭来啦,你们都给我见鬼去吧”。12月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7%E6%97%A5&variant=zh-cn),由于萨达姆拒绝出庭接受审判,审讯曾经中断几个小时。后来,法庭在萨达姆缺席的情况之下继续进行审判。 [6] (http://news8.thdo.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500000/newsid_4505600/4505636.stm)12月2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21%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在审判他的巴格达法庭上指称,美国人殴打和折磨他。[7] (http://news8.thdo.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540000/newsid_4547800/4547826.stm) 美国白宫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9%BD%E5%AE%AB&variant=zh-cn)发言人严词否认萨达姆的这一说法。[8] (http://news8.thdo.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550000/newsid_4551300/4551328.stm)负责审讯的雷德法官表示,萨达姆声称曾被虐待的指称没有证据。[9] (http://news8.thdo.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550000/newsid_4553600/4553638.stm)
2006年1月1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E6%9C%8815%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高等法庭发表声明,证实主审法官阿明由于“个人原因”提出辞呈。[10] (http://www.cctv.com/news/world/20060116/101369.shtml)1月2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E6%9C%8823%E6%97%A5&variant=zh-cn),审讯萨达姆的特别法庭发言人表示,法庭决定任命拉乌夫·阿卜杜勒-拉赫曼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B%89%E4%B9%8C%E5%A4%AB%C2%B7%E9%98%BF%E5%8D%9C%E6%9D%9C%E5%8B%92-%E6%8B%89%E8%B5%AB%E6%9B%BC&action=edit)为主审法官。[11] (http://news.sina.com.cn/w/2006-01-24/03108062199s.shtml)1月29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E6%9C%8829%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案复审后不久,萨达姆辩护团、萨达姆本人以及其他几名被告便离庭抗议特别法庭的程序问题。[12] (http://news.sina.com.cn/w/2006-01-29/18148106370s.shtml)2月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1%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高等法庭对萨达姆的审判再次开始,但萨达姆本人及其聘请的辩护律师团没有出席庭审。[13] (http://news.sina.com.cn/w/2006-02-01/23088113822s.shtml)2月1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13%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出庭再受审,高呼打倒布什口号。[14] (http://www.jl.chinanews.com.cn/2006-02-14/1/5549.html)2月14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14%E6%97%A5&variant=zh-cn), 萨达姆在法庭上宣称,为抗议主审法官以及其上司开展的“不公正审判”,自己同其他三名被告开始绝食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9D%E9%A3%9F&variant=zh-cn)。[15]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2/15/content_4180985.htm) 2月2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E6%9C%8827%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的首席辩护律师杜拉米透露,由于健康原因,萨达姆已于一周前停止了坚持11天的绝食斗争。[16]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2/27/content_4234749.htm)
3月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3%E6%9C%881%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在法庭上承认,杜贾尔村事件后,他亲自下令对村民进行报复。[17]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3/02/content_4246378.htm)3月1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3%E6%9C%8815%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首次出庭直接作证,他称对自己的审判是一场“闹剧”。[18]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3/15/content_4307141.htm)4月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4%E6%9C%885%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出庭受审时猛烈抨击伊拉克内政部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E5%86%85%E6%94%BF%E9%83%A8&action=edit)杀害了数千名伊拉克人,并要求由国际机构对检察官出示的有关文件上他的签名进行鉴定。[19]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06/content_4390003.htm)4月1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4%E6%9C%8817%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及7名同案被告再次出庭受审。法官宣读了一份刑事专家的报告,称当初与杜贾尔村村民被判死刑的有关文件上的萨达姆签名是真实的。 萨达姆的辩护律师说,这些鉴定专家是内政部成员,“由于他们和内政部的关系,他们无法做到独立”。他要求法庭指定其他专家重新对签名进行鉴定。[20]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17/content_4437284.htm)5月3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5%E6%9C%8831%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庭审中指控控方证人海德里作伪证,要求法庭对所有控方证人证词的可靠性进行调查。[21]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5/31/content_4629129.htm)
6月2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6%E6%9C%8821%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的主要辩护律师之一哈米斯·奥贝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3%88%E7%B1%B3%E6%96%AF%C2%B7%E5%A5%A5%E8%B4%9D%E8%BF%AA&action=edit)遭武装分子绑架后被杀害。[2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6/21/content_4727855.htm) 萨达姆和其他7名被告开始绝食,以抗议奥贝迪被枪杀。[23]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6/22/content_4732661.htm)6月2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6%E6%9C%8823%E6%97%A5&variant=zh-cn),驻伊美军说,萨达姆已经结束绝食活动。[24]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6/24/content_4741822.htm)7月1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11%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和他的律师再次拒绝出席庭审,以此对奥贝迪遇害表示抗议。[25]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11/content_4819025.htm)7月2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23%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因绝食多日被送入医院治疗。7月26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7%E6%9C%8826%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出现在庭审现场,他称自己是被强行带到法庭的。他还表示,如果被判死刑,希望被枪决,而不是绞死。[26]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7/26/content_4881911.htm)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8/WikiNews-Logo.svg/55px-WikiNews-Logo.svg.pn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WikiNews-Logo.svg&variant=zh-cn)
维基新闻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B4%E5%9F%BA%E6%96%B0%E9%97%BB&variant=zh-cn)相关报导: 伊拉克前总统侯赛因被判死刑 (http://zh.wikinews.org/wiki/%E4%BC%8A%E6%8B%89%E5%85%8B%E5%89%8D%E7%B8%BD%E7%B5%B1%E4%BE%AF%E8%B3%BD%E5%9B%A0%E8%A2%AB%E5%88%A4%E6%AD%BB%E5%88%91)
11月5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1%E6%9C%885%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高等法庭宣布对杜贾尔村案的判决结果,萨达姆被判绞刑,罪名是谋杀和反人类罪。[27]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1/05/content_5292332.htm)萨达姆表示愿意为伊拉克牺牲成为烈士,他呼吁伊拉克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反抗美国侵略者。[28] (http://news.sina.com.tw/global/bcc/tw/2006-12-28/003012270119.shtml)12月26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26%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上诉法庭维持下级法院判决,宣布侯赛因的审判程序已经完成,不得再提起上诉。[4]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note-0)12月2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2%E6%9C%8827%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手下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表声明警告,如果萨达姆被处以绞刑,复兴社会党将报复美国。声明称美国应为萨达姆绞刑负责,因为决策者是美国,而不是伊拉克“傀儡”政府。[29] (http://www.wenweipo.com/news.phtml?news_id=IN0612280023&cat=000IN)
杜贾尔村案判决结果如下:
萨达姆:伊拉克前总统绞刑阿瓦德-哈米德-班德尔:伊拉克前革命法院院长绞刑巴尔赞-阿尔-提克里蒂:萨达姆表兄绞刑塔哈-亚辛-拉马丹:前副总统终身监禁3名参与“杜贾尔村惨案”的复兴社会党成员15年监禁穆罕默德-阿扎维,曾在杜贾尔村担任电话接线员无罪
镇压库尔德人案
2006年8月21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8%E6%9C%8821%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高等法庭开庭审理萨达姆和其他6名前政权高官涉嫌镇压库尔德人一案。[30]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8/21/content_4989838.htm)9月13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13%E6%97%A5&variant=zh-cn),首席检察官法鲁恩指责主审法官阿米里允许萨达姆发表与此案无关的政治性言论是在偏袒被告,并要求他辞职。[31]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3/content_5088199.htm)9月14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14%E6%97%A5&variant=zh-cn),主审法官阿米里在庭审过程中说,他相信萨达姆不是一名独裁者。[32]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4/content_5092793.htm)9月19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19%E6%97%A5&variant=zh-cn),伊拉克政府撤换了主审法官阿米里为穆罕默德·乌拉比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9%86%E7%BD%95%E9%BB%98%E5%BE%B7%C2%B7%E4%B9%8C%E6%8B%89%E6%AF%94&action=edit),声称他已经失去了作为法官的“公正性”。9月2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9%E6%9C%8820%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的辩护律师团抗议撤换主审法官,并集体退出庭审。[33]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20/content_5116756.htm)10月30日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10%E6%9C%8830%E6%97%A5&variant=zh-cn),萨达姆的辩护律师杜莱米递交了一份结束联合抵制审判的条件书。条件书共提出12项要求。主审法官乌拉比拒绝了条件书的大多数提议,并与律师发生争执。杜莱米随即走出法庭。法官为萨达姆指定了辩护律师,但萨达姆认为这不符合法律程序。[34]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31/content_5271539.htm)
哈拉卜贾事件伊拉克军队在1988年使用化学武器对哈拉布贾村发动袭击,在一天之内造成5000人死亡。 特别法庭有人证,指是萨达姆下令进行大屠杀,但萨达姆在他第一次接受法官问询的时候声称,他是从媒体上得知哈拉卜贾事件的。
据前伊拉克坦克指挥官的阿里·拉伊·卡里姆作证称:当年,卡里姆带领着坦克车队开进了库尔德人聚居的哈拉布贾村。在部队进驻时他们被告知伊朗军队匿藏在哈拉布贾镇里,总统“直接命令”用化学武器消灭伊朗士兵。卡里姆的坦克奉命向哈拉布贾镇发射了多枚炮弹,弹头里携带着芥子气和神经毒气。
据前萨政权高级军官尼萨·卡兹扎吉称,(哈拉卜贾事件)是萨达姆和他的堂弟马吉德干的。负责卡兹扎吉一案的特别检举人威斯伯格则说,她手上有一些1987年5月和6月的军事命令的证明文件。一份传达到第一军指挥卡兹扎吉手中,写道,“士兵有权力消灭这个地区内所有的人和动物”。另一份是马吉德下的命令,命令第一军在一些村子里消灭17~70岁的任何人。卡兹扎吉则说,当时可能有这些命令,但他没有执行。
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专家斯蒂文佩尔蒂埃2003年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中央情报局对从现场搜集到的有毒物质样品进行检验认定:造成库尔德人大量死亡是伊朗的氰化物基毒气。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12)] 问吊
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时间早上六时,萨达姆被问吊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9E%E5%88%91&variant=zh-cn),行刑过程被录影,而伊拉克政府在行刑后数小时将部份片段公开。萨达姆死后,电视台随后播出国歌,附上“萨达姆被处决标志伊拉克黑暗历史终结”的字幕。[5]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note-1)
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指,萨达姆被处决是伊拉克发展民主的里程碑。[6]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note-2)流亡约旦的萨达姆女儿拉贾德指希望父亲的遗体能在zh:cn:也门;zh-hk:也門;zh-tw:葉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9%9F%E9%97%A8&variant=zh-cn)暂时埋葬,当伊拉克解放后,才奉移归国。[7]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note-3)
著作萨达姆于2003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2003%E5%B9%B4&variant=zh-cn)美国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B%BD&variant=zh-cn)入侵伊拉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variant=zh-cn)前写了一部小说《恶魔,滚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81%B6%E9%AD%94%EF%BC%8C%E6%BB%9A%E5%BC%80&action=edit)》,讲述了一千五百年前幼发拉底河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9%BC%E5%8F%91%E6%8B%89%E5%BA%95%E6%B2%B3&variant=zh-cn)畔一个部落抵抗异族侵略并最终获胜的故事。书稿由萨达姆的大女儿拉加德于美国出兵伊拉克前逃往约旦时带出,拉加德称,其父是在伊拉克战争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C%8A%E6%8B%89%E5%85%8B%E6%88%98%E4%BA%89&variant=zh-cn)爆发前一天完成这部小说的。在这本小说出版以前,萨达姆创作的小说《扎比芭和国王》就已经出版了,《扎比芭和国王》讲述一名领袖为了人民牺牲自己奢华生活的故事。
参考资料<LI id=_note-xinhua1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ref-xinhua11_0) 新华社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30/content_5549917.htm)-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死 - 于200612月30日造访。 <LI id=_note-ref5>↑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ref-ref5_0) Elisabeth Bumiller于2004年于《纽约时报》撰写有关侯赛因的早年生活,全文可在此浏览[1] (http://hnn.us/roundup/archives/11/2004/05/#5225). <LI id=_note-Morris>↑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ref-Morris_0) Morris, Roger, "Remember: Saddam was our man" (http://readthese.blogspot.com/2003_12_15_readthese_archive.html), 纽约时报2003年3月14日 <LI id=_note-0>↑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ref-0) 詹珝榕 - 世纪大审判/侯赛因死刑确定 30天内随时处死 (http://www.ettoday.com/2006/12/27/334-2032975.htm) - ETtoday 于12月27日存取 <LI id=_note-1>↑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ref-1) 萨达姆问吊全程录影 (http://www.mpinews.com/htm/INews/20061230/ta61455w.htm),明报网站 <LI id=_note-2>↑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ref-2) 布什:处决萨达姆是里程碑 (http://www.mpinews.com/htm/INews/20061230/ta61238w.htm),明报网站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_ref-3) 萨达姆女儿冀父亲安葬也门 (http://www.mpinews.com/htm/INews/20061230/ta61003w.htm),明报网站
[编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action=edit§ion=15)] 外部链接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8/WikiNews-Logo.svg/55px-WikiNews-Logo.svg.png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Image:WikiNews-Logo.svg&variant=zh-cn)
维基新闻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B%B4%E5%9F%BA%E6%96%B0%E9%97%BB&variant=zh-cn)相关报导: 萨达姆主要辩护律师之一被杀 (http://zh.wikinews.org/wiki/%E8%90%A8%E8%BE%BE%E5%A7%86%E4%B8%BB%E8%A6%81%E8%BE%A9%E6%8A%A4%E5%BE%8B%E5%B8%88%E4%B9%8B%E4%B8%80%E8%A2%AB%E6%9D%80)
萨达姆接受公审 (http://news.sina.com.cn/z/sadamgs/index.shtml) 新浪网专题
BBC 中文网 | 萨达姆同案被告律师遭袭一死一伤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4410000/newsid_4418000/4418096.stm)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90%A8%E8%BE%BE%E5%A7%86%C2%B7%E4%BE%AF%E8%B5%9B%E5%9B%A0&variant=zh-cn)"
与任何人为敌也不要和国家为敌,找死。。。。。。
维基百科昨天也挺惨的,被黑了几分钟,主页全是大便图。。。。把我吓了一跳
在这里的中文报纸上看到过一个顺口溜,其中写道,这年头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在自然界不要同老天斗,在国际社会不要同老美斗,在单位不要同领导斗,在家不要同老婆斗~~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4.2.4 Copyright © 2025 vBulletin Solution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中文版开发 HstarVbb团队 & yoching